經一專欄 AI

5G物聯網及AI:提升密閉空間安全管理

商業

廣告

本港近年多宗的致命工業意外都跟密閉空間工作有關,於過去三年同類型意外共造成7名工人不幸罹難,反映了加強密閉空間安全規範的迫切性。針對密閉空間工作安全問題,勞工處早前修訂了《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要求業主或承建商需確保有效實施安全控制措施,包括於密閉空間的出入口設置視頻監控,以記錄工人於整段工程期間的進出時間,而相關視頻記錄需保存最少一年。這個新規範將於本年度11月實施,期望能夠預防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然而,不少建築或物業管理公司在落實措施時需面對大大小小問題,而5G、物聯網 ﹝IoT﹞和人工智能﹝AI﹞等新科技的普及,則有望解決他們面臨的挑戰。

所謂的密閉空間,不僅是沙井中的工作環境,還包括密室、貯槽、隧道、喉管、鍋爐等。這些場所在醫院、工商業或住宅大廈、以及水電煤等公共設施樓宇十分常見。由於結構和位置特殊,這些空間可能存在通風不良和排水系統不完善等問題,容易積聚有毒氣體、引發水浸或其他安全隱患,大大增加工人在該類空間工作的風險。

由於密閉空間大多位於地底,厚層的混凝土或鋼筋結構經常屏蔽該空間的電訊或網絡訊號,導致意外發生時,工人無法向外界求救或溝通,造成人命傷亡。此外,一般科技方案在缺乏網絡覆蓋的情況下難以運作,阻礙這類空間的實時監控。因此,必須解決這個「網絡黑洞」問題,才能有效提高密閉空間的安全。

5G渠蓋天線:展示5G 物聯網與AI應用的潛力

5G渠蓋天線技術,把室外的 5G 覆蓋引入密閉空間,結合氣體感測器、水位感測器等 IoT感測器和AI攝像機等應用,不僅能夠實時監測環境中的有害氣體濃度及水浸風險,還可以透過如溫度、濕度、氣壓等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AI分析預測維護需求,降低設備故障率及延長設備壽命,減少由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

此外,AI攝像機亦能夠通過行為分析技術來偵測密閉空間內工人的不規範動作或突發安全狀況,並即時傳輸數據及發出安全警報,讓設施管理員即使身在辦公室,亦可透過AI為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及時了解密閉空間內的狀況,預測和識別潛在安全風險,實現主動的安全管理,有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

香港置地近日亦已在地底海水泵房部署5G渠蓋天線,把室外的 5G 覆蓋引入地下泵房,為設施內的IoT感應器和AI攝像機提供穩定的網絡連接,成功將數據及影像即時傳到線上平台,更可同時透過部署AI攝像機,實時辨析潛在安全風險和提供即時安全警報,並可自動化資料分析,減少頻繁的人手記錄,提升設施管理的成本效益。

密閉空間工作安全前景:擴展科技應用  提升工作環境安全

隨著5G、IoT和AI技術日趨成熟,科技的應用在密閉空間的安全管理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日的成功案例不僅展示了5G、IoT和AI技術在提升密閉空間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效,還為其他應用場景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在提升設施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的同時,也為城市基礎設施的數碼轉型提供了新方向。期望不同企業和機構在未來能進一步加深對5G、IoT和AI技術應用的認識,提升工業安全標準,創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環境,同時提升營運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資料來源:《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修訂版刊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