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管理憤怒 保持職場高效和諧 大部份網友對這名港女的批評行為提出質疑,認為她不理解職場中不同層級的責任分工示意圖,非當事人

如何有效管理憤怒 保持職場高效和諧

商業

廣告

在職場中,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情緒挑戰。試想一下:當同事拿走了屬於閣下的功勞,或辦公室的鍵盤聲打斷了你的專注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往往會觸發情緒波動。今期帶讀者了解如何有效管理憤怒和調節情緒,將潛在的衝突轉化為合作的機會,幫助打工仔在職場中保持高效和和諧。

憤怒的產生,與我們的大腦機制和認知息息相關。當你期待的事情沒有如願發生,甚麼飲料也沒得到,大腦的「回報期待」機制被打破,就會讓人感到氣憤。
從生物學的角度,人類的大腦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原始的情緒中心和負責理性思考的新皮層。
情緒中心主導著本能反應,例如動物被踩到尾巴時的憤怒,而新皮層則幫助我們分析和控制情緒。
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的研究指出,雖然我們擁有理性,但情緒常常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憤怒爆發的時候。這也是為何學會調節情緒至關重要,它能讓我們在必要時恰當表達憤怒,而不是被情緒所左右。

憤怒有時被視為負面情緒,但其實它也有積極的作用。比如,當別人侵犯你的利益時,憤怒是一種訊號,告訴對方「這不可以」。
心理學大師榮格(Carl Jung)認為,憤怒是人類意識中「陰影」的一部分,包括那些不被社會普遍接受的情緒和衝動。
關鍵在於平衡和掌控情緒。理解這些情緒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應對和表達它們,而不讓它們反過來掌控我們。
憤怒有積極的一面,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在憤怒即將爆發時,試著問自己:(一)這是一個應該表達憤怒的情況嗎?比如,對不公平的行為感到憤怒是合理的,這種「義憤」通常需要被表達出來;

(二)表達憤怒會帶來甚麼後果?在某些情境下,表達憤怒可能會對自己不利,比如職場中的過度情緒化表現,或會影響專業形象。

3個原則適當表達憤怒

此外,如何適當表達憤怒?記住三個原則:
(一)確認自己有正當理由;
(二)確保表達憤怒對自己有益或必要;
(三)遵循適度原則,自己的情緒反應與對方行為的嚴重性需相符。
例如,當同事在會議上打斷你的發言時,禮貌地指出這點是恰當的,但如果用激烈的語氣回應,則可能過於誇張。遵循這些原則,可以幫助你在表達憤怒時保持得體。
有時候,我們的憤怒可能並非緣於當下的事件,而是與過去的經歷相關。

試著反思,那些讓你特別生氣的事情,是否觸動了更深層的情緒記憶?當感到憤怒時,可以嘗試暫時抽離情境,給自己一些空間。
比如,當上司的某句話讓你不舒服時,不妨這樣說:「我覺得這個話題可以稍後再討論,問題可能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能幫助平復情緒,還能讓對話更具建設性。

撰文:樹洞香港企業顧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