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經濟聯盟成立典禮圓滿舉行 以「善」為本 驅動轉型經濟新機遇
跨界領袖共聚香港共啟「善經濟」轉型新篇章
成立典禮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順利舉行,善經濟聯盟主席曹慰德先生、侯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馬時亨先生GBS,JP及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擔任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JP更爲典禮獻上祝賀影片。典禮上近四百名來自政府、商界、學術及專業領域的重要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聯盟啟動新里程。善經濟聯盟主席曹慰德先生於致辭時表示:「香港在我國、在全球的定位非常重要,市場經濟的轉型,做商人有特別的責任,亦都有特別的領導力,對時代轉型做出貢獻,善經濟聯盟就是怎樣利用中國文化智慧同香港的優勢,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美好的經濟,為生命增值。」曹慰德先生指出,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樞紐,具備推動新經濟模式的獨特優勢。他認為企業領袖應肩負更多責任,透過價值驅動的創新,共創促進生命福祉的可持續經濟未來。
善經濟聯盟理事會匯聚政商學界領袖,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政協常委、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傑博士、亞洲金融集團主席兼總裁及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陳智思先生、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及哈佛大學文理學院CAMLab特聘學者何日生博士。李家傑博士指出:「善經濟聯盟運用概念驗証POC的方法,發掘以行業為本的專題項目,共同以善與誠信來帶動跨領域協作,賦能轉型,將爲香港、爲國家帶來新的機遇」;陳智思先生表示:「善經濟聯盟推廣至善至美,企業賺錢之餘更加要顧及社會的共榮、環境的保護、可持續發展等範疇,凝聚與培育跨領域的善經濟生態圈」;何日生博士則表示:「過去西方透過香港來瞭解中國,今天中國透過香港更好地把善的文明與西方分享,善善與共,才能夠天下大同」。
「善經濟」突破傳統以GDP衡量經濟成果的框架,強調經濟需與人類福祉、環境永續及社會共融深度連結。善經濟聯盟透過「共創」模式,聯合政府、企業、非牟利機構及學術界,構建跨領域協作平台,推動企業從「利潤優先」轉向「價值共生」,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並以「國民幸福總值(GNH)」作為衡量經濟進步的新指標。

高峰對話:以「善」驅動經濟革新
善經濟聯盟成立典禮上,特別舉行主題為「善經濟與轉型」的專題對話,善經濟聯盟主席曹慰德先生及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作為主講嘉賓,深入探討以利他為動機,和合為方法,以共善為目標的新善經濟體系的轉型,推動企業及個人以協作平台實現價值轉化及永續發展。
兩位講者特別強調以整體福祉及可持續價值為核心的新經濟模式,透過創新且具備彈性的「概念驗證平台」,企業和個人均可獲得轉型與提升的契機,推動從以往以獲利為導向的傳統商業模式,轉型至以共創模式實現多元持份者互惠共贏,從而引領商業社會的深層次改革,促進經濟與社會價值的融合,達成可持續的高質發展。
創新平台助企業實踐「善經濟」
善經濟聯盟致力成為香港企業連接大灣區及東盟市場的重要橋樑,透過價值驅動的創新合作,實現「向北融合、向南出海」的策略定位,支持香港企業把握區域發展的新機遇,並創造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聯盟現已聚焦金融、科技、醫療等12大關鍵領域,未來將深化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協同效應,助力香港鞏固「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角色。聯盟期望未來透過多元協作,持續凝聚跨界別力量,建立良好的創新生態圈,共同建構香港以「善」為本的永續經濟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