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 科技

南韓科技交流|葉成輝專欄

商業

廣告

8月初筆者和應科院團隊開展南韓科技之旅,先後拜訪主導首爾智慧城市發展的政府部門和機構,包括首爾交通資訊中心(TOPIS)、智慧出行解決方案企業MOTOV、韓國智慧城市協會,以及韓國首爾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透過與各機構代表會面交流,我們了解到當地智慧城市發展脈絡,並分享了應科院的相關科技。我們亦探討了如何透過創新科技優化公共交通系統,進一步推動智慧出行的發展。
南韓 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在這次交流中,筆者發覺南韓科技發展有著「統一」的獨特性,值得香港借鏡。例如,他們有一個自動交通管理系統平台(Automatic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能夠統一取到所有車輛在路上的實時數據並加以分析,包括的士、巴士,以及地鐵等所有的數據。市民只要下載應用程式,即可實時取得交通資訊,如下一班車何時到達,車站亦設有屏幕展示最新車務資訊。

將數據變成實際應用資訊

這個大數據平台,當然是由政府主導,其實要收集和發放這些數據並不難,如果香港能夠像南韓般,由政府主導把數據變成實際應用資訊,將會為廣大市民提供便利。南韓因為採用了「抄牌自動化」系統,所以鮮見違例泊車。市民喜歡與否見仁見智,但確實能讓紀律部隊騰出時間執行其他更重要的任務。檢測污染方面,當地也利用自動化平台實時監測車輛排放廢氣狀況,有助城市更加綠化。

南韓車聯網發展也漸見成熟,當地設有一個專區進行車聯網測試,利用Sangam Digital Media City(DMC),設計了一段長達6.4公里、車程約20分鐘的公路測試區,專讓無人駕駛巴士行走。其實香港也可以借鏡,劃出專用測試區來進行車聯網,以及低空經濟研究和收集數據,從而可真正做到「通感一體化」。

首爾所有公用停車場都由政府主導管理大數據,好處是讓所有市民知道哪裏有車位,不用逐個停車場去找。雖然首爾目前有2,000輛巴士,安裝了車聯網芯片(On-board Unit),但沒有用路邊裝置(Road Side Unit)。好處是利用鏡頭會比較容易實行;壞處是在迴旋處等複雜環境下,會比較難做到絕對安全。

數據系統也有跟當地天文台、渠務處聯網,能監察影響交通的外來因素。另外,也有一家政府資助的公司MOTOV,在的士車頂安裝了34個感測器,能夠實時了解交通狀況。這次韓港交流之旅,先後與應科院的長期合作夥伴May-Display、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專注研發工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初創「獨角獸」MakinaRocks,以及與促進貿易投資機構Invest Seoul的代表會面,暢談如何進一步加强韓港科研領域的互動交流。

此外,筆者亦很高興在首爾參加了由香港貿發局及InnoBiz合辦的「探索香港科研創新中心的全球合作商機」研討會,同台分享有關南韓和香港創科合作的成功案例,和與會人士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科技和商業的深度融合。這幾天讓我們加深認識南韓的創科生態,期待能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促進應科院和海外團隊在技術層面上的深入交流與合作。

撰文:葉成輝博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