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科代表團西班牙之行 開拓智慧新藍海
MWC 2025部長級會議「2025+: A Tech Odyssey」論壇上,孫東教授以「數碼共融與智慧城市」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強調香港正以「以人為本」的科技政策,推動社會全面數碼轉型。
他舉例,香港的「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已吸引逾300萬名市民使用,涵蓋政府服務申辦、醫療預約、稅務處理等範疇,而即將推出的「智方便企業版」,更將整合中小企的數碼身份認證與商業服務,進一步降低營商門檻。
代表團聚焦技術前沿實地考察
孫東教授亦提到香港政府推出的「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透過社區培訓與現場支援,協助長者掌握流動支付、遠程醫療等應用,展現「科技普惠」的核心理念。
這些數據與政策案例,不僅呼應大會「科技賦能社會」的主軸,更讓國際看見香港在智慧城市發展上的務實步伐。
孫東教授於會晤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時,特別提及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獨特定位,未來可望成為5G+技術跨境測試的樞紐,並推動大灣區城市群的智慧交通、工業物聯網整合。
代表團此行除了政策倡議外,亦聚焦技術前沿的實地考察。孫東教授參訪了「歐盟量子旗艦」展館,深入了解歐洲在量子加密通訊、量子感測器等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
此外,代表團更造訪巴塞隆納超算中心,考察西班牙最強超級電腦「MareNostrum 5」的運作,以及其如何整合量子電腦與人工智能工廠,推動高性能運算(HPC)在氣候模擬、藥物開發等領域的應用。
今次隨團參展的24間香港創科企業,涵蓋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物聯網等領域,於MWC的「香港館」中展示多項創新方案。
透過與國際買家、投資者的直接對話,這些企業不僅獲得訂單與合作意向,更汲取了歐盟在數據隱私法規、綠色科技標準等領域的經驗,為進軍全球市場鋪路。
此次MWC之行,短期內為香港業界帶來實質商機;長遠則強化其國際網絡與話語權。
在全球化競爭加劇的當下,香港正以更積極的態度,將自身定位為「國際創科協作平台」,既引進尖端技術,亦輸出本土方案。
這場巴塞隆納的科技盛宴,不僅是一場成果展示,更預示香港創科生態的發展目標,以共融定義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