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稅計算方法

利得稅計算方法2024 免稅額有幾多?9大情況豁免 稅率+例子

商業

廣告

利得稅計算方法2024|在香港的每位企業主和個人需注意,無論你是本地居民還是非居民,只要你的利潤源自香港,就須納利得稅。然而,免稅額有幾多?那幾種情況下可豁免繳稅?稅率是多少?《經一》將深入探討利得稅的徵收範圍、原則及注意事項,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合法避免不必要的稅務負擔。
報稅2024

利得稅計算方法|最新消息

財政司司長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在2023/24稅務年度實施一項特別措施,對利得稅給予全額的一次性減免,每宗申報最多可享3,000港元的減稅優惠。這項減稅的最高限額是按每個營業實體來確定的。對於那些需要負擔薪俸稅和利得稅的納稅人而言,他們的薪俸稅以及利得稅都將享有這項減免福利。

利得稅計算方法|適用範圍

在香港,無論您是從事任何形式的業務、專業活動,還是運營任何形式的合夥企業,都需要關注利得稅的相關規定。這項稅收針對的是所有在香港產生利潤的個人、法團、合夥企業以及受託人。關鍵在於,利得稅的徵收基於利潤是否在香港產生,而不是納稅人是否為香港居民。因此,對於那些在香港以外地區產生利潤的個人或實體,其利潤若未被匯入香港,則不需納利得稅。

閱讀更多:公司報稅攻略2024 有限/無限公司報稅表點填/幾時交/點計稅?即睇所需文件

利得稅計算方法|稅率

稅率類別 適用對象 稅率
一般税率
(適用於 2008/09 及其後的課税年度)
法團 16.5%
法團以外的人士 15%
兩級制税率
(適用於 2018/19 及其後的課税年度)
法團 8.25% (不超過$2,000,000的應評税利潤)
16.5% (超過$2,000,000的部分)
法團以外的人士 7.5% (不超過$2,000,000的應評税利潤)
15% (超過$2,000,000的部分)

特惠税率

稅率 適用範圍及條件
一般稅率的一半
  • 從「短╱中期債務票據」(在2018年4月1日之前發行)所獲得的利潤及利息收入
  • 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16/17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合資格飛機出租商或合資格飛機租賃管理商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17/18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專業再保險人或獲授權專屬自保保險人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18/19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指明保險人或持牌保險經紀公司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20/21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0% 或 一般稅率的一半,視情況而定
  • 合資格船舶出租商或合資格船舶租賃管理商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20/21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合資格船舶代理商、合資格船舶管理商或合資格船舶經紀商的合資格利潤(適用於 2022/23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0%
  • 從符合資格的債務票據(在2018年4月1日之前發行)所獲得的利潤及利息收入
  • 合資格人士在符合指明條件的情況下獲得的具資格附帶權益淨額(適用於 2020/21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 由具資格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具資格家族投資控權工具或家族特定目的實體從合資格交易和附帶交易所得的應評稅利潤(適用於 2022/23 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5% 待相關法例通過及實施後,具資格知識產權收入的特惠利得税税率為5%(適用於2023年4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課税年度)。

利得稅計算方法|計算公式

利得稅計算步驟

  1. 確定總收入:計算在評稅年度內從香港經營的行業、專業或業務中獲得的總收入。
  2. 扣除允許的開支:從總收入中扣除在產生這些收入過程中發生的所有允許扣減的業務開支。
  3. 計算淨利潤:總收入減去允許扣減的開支後的差額即為應評稅利潤。
  4. 應用適用稅率:根據相關稅率(一般稅率、兩級制稅率或特惠稅率)對應評稅利潤計算應納稅額。

利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利得稅 = 應評稅利潤 x 適用稅率

利得稅計算方法|可扣減開支

在香港,計算利得稅時可以扣減的開支是根據《稅務條例》規定,旨在確保只對淨利潤徵稅。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可扣減開支類別,幫助納稅人理解哪些費用可以在計算應評稅利潤時扣除。

商用建築翻新與維修開支

  • 對於商業建築進行的翻新或維修所產生的資本性開支,可以從發生開支的稅務年度起,分五年平均扣除。

製造業機械及電腦設備投資

  • 投資於製造業使用的機械、工業裝置,以及購置的電腦硬件和軟件,該等開支可在產生開支的當年稅務年度內全額扣除。

環保設施投資

  • 環保機器購置:從2008/09稅務年度起,購買環保機器的開支可在發生該開支的稅務年度全額扣除。
  • 環保裝置投資:同樣從2008/09稅務年度開始,此類開支可以在購買後的五年內,每年按20%的比例扣除。自2018/19稅務年度起,此類開支亦可選擇在發生開支的稅務年度內全額扣除。
  • 環保車輛購置:自2010/11稅務年度起,購買環保車輛的開支在發生的稅務年度內可全額扣除。

折舊免稅額

  • 工業建築及設施:初建成本的20%可作為初期免稅額,之後每年可按建造成本的4%扣除。
  • 商業建築及設施:每年可按建造成本的4%扣除折舊免稅額。
  • 機械及工業裝置:購入資產成本的60%作為初期免稅額,每年按資產遞減價值計算折舊免稅額。

捐款扣減

  • 向認可的慈善機構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捐款,這類捐款在達到最低HK$100且不超過調整後應評稅利潤35%的情況下,可作為扣減項目。2003/04至2007/08稅務年度的捐款上限為25%。

利得稅計算方法|例子

假設甲公司在香港經營一家電子商務業務,以下是其一年內的財務摘要:

  • 總收入:HK$8,000,000
  • 租金支出:HK$1,000,000
  • 員工薪資:HK$2,000,000
  • 廣告費用:HK$500,000
  • 其他業務開支:HK$300,000

步驟1:計算總收入

總收入 = HK$8,000,000

步驟2:計算允許扣除的總開支

允許扣除的總開支 = 租金支出 + 員工薪資 + 廣告費用 + 其他業務開支

= HK$1,000,000 + HK$2,000,000 + HK$500,000 + HK$300,000

= HK$3,800,000

步驟3:計算應評稅利潤

應評稅利潤 = 總收入 – 允許扣除的總開支

= HK$8,000,000 – HK$3,800,000

= HK$4,200,000

計算應納利得稅

假設適用的利得稅率為16.5%,則甲公司的應納利得稅計算如下:

應納利得稅 = 應評稅利潤 x 適用稅率

= HK$4,200,000 x 16.5%

= HK$693,000

利得稅計算方法|其他例子

個體營業者

張先生在香港經營一家咖啡店,該年度他的總收入為HK$500,000,並且有HK$200,000的允許扣減業務開支(包括租金、員工薪資、原材料成本等)。因此,張先生該年度的應評稅利潤為HK$300,000(HK$500,000 – HK$200,000),若適用的稅率為15%,則他的應納利得稅為HK$45,000(HK$300,000 x 15%)。

法團

XYZ有限公司在香港從事貿易業務,該年度總收入為HK$10,000,000,允許扣減的業務開支為HK$6,000,000。該公司的應評稅利潤為HK$4,000,000(HK$10,000,000 – HK$6,000,000),若適用的稅率為16.5%,則XYZ有限公司的應納利得稅為HK$660,000(HK$4,000,000 x 16.5%)。

合夥企業

李太和王太是一間設計工作室的合夥人,在評稅年度內,工作室的總收入為HK$2,000,000,業務開支為HK$1,200,000,包括租金、員工薪資和其他運營成本。應評稅利潤為HK$800,000(HK$2,000,000 – HK$1,200,000)。若合夥企業的利得稅率為15%,則其應納利得稅為HK$120,000(HK$800,000 x 15%)。

利得稅計算方法

利得稅計算方法|9大豁免交利得稅情況

  1. 已繳付香港利得税的法團所分派的股息;
  2. 從其他應課利得税人士所收取的已課税利潤;
  3. 儲税券利息;
  4. 根據《借款條例》(第61章)或《借款(政府債券)條例》(第64章)發行的債券所派發的利息及所獲得的利潤;或從外匯基金債務票據或多邊代理機構港幣債務票據所獲得的利息或利潤;
  5. 從長期債務票據所得利息收入及利潤;
  6. 豁免利得税的合資格債務票據(2018年4月1日或之後發行)的利息、利潤或收益;
  7. 就指明投資計劃收取或應累算的任何款項;
  8. 在香港存放於認可機構的存款所賺取的利息(在 1998 年 6 月 22 日或之後所累算的),但不包括財務機構所收取或累算歸予財務機構的;
  9. 由 2009/10 課税年度起,人民幣國債的利息和利潤。利得稅計算方法|

利得稅計算方法|暫繳利得税

利得稅的計徵是基於每一個稅務年度內確定的應評稅利潤。這意味著,直到該稅務年度結束後,我們才能知道具體的應評稅利潤數額。因此,在該年度結束前,稅務局會先行徵收一部分預繳稅款。當稅務局在年度結束後,對應評稅利潤進行確定和評估,這時候,先前繳納的暫繳稅款將會被用來抵消確定的利得稅額。

相關內容:報稅2024免稅額2024利得稅計算方法2024香港薪俸稅計算供養父母免稅額2024子女免稅額2024已婚人士免稅額2024物業稅計算2024暫繳稅退還2024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好唔好?|自僱人士報稅教學

圖片來源:unsplash@Towfiqu barbhuiya資料或影片來源: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