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價撬動千億市值 「黃金界愛馬仕」老鋪黃金成就股王
老鋪黃金(06181),從
40.5元的上巿價到最高881元,九個月內股價升近21倍。這家以「古法黃金」為賣點的公司,如何在資本市場創造財富神話?
老鋪黃金的創辦人徐高明十分低調,從未登上過任何形式的富豪排行榜,也很少拋頭露面。
徐高明出生於1964年,是湖南岳陽人,曾長期在岳陽水產畜牧局任職。1995年辭職下海經商,2004年創辦金色寶藏,主要在各大景區、商場、寺廟售賣文旅紀念品。
2009年,徐高明創辦公司,開始進軍消費級黃金市場,對比起其他黃金品牌,老鋪黃金雖然名帶「老鋪」二字,卻是異軍突起的新品牌。
宮廷古法製金工藝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大黃金品牌進軍下沉市場,徐高明卻另辟蹊徑走高端路線,主打「宮廷古法製金工藝」,公司對外介紹自己是內地首間推廣「古法黃金」概念的品牌。
官方訊息顯示,品牌的製金技藝源自北京工美花絲廠製金老匠師,這份製金工藝,由原清宮廷造辦處金匠一脈傳承而來。
古法製金工藝包括摟胎、錘揲、鏨刻、鑲嵌、鏤空及燒藍。其中,最先讓年輕消費者「種草」的是花絲鑲嵌系列,該技藝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法金的運用起源於老鋪黃金打磨「手工金器」的堅持,但因量產純手工金器可行性較低,因此該公司將傳統工藝失蠟法,融入古法手工金器的生產流程中,實現了古法手工金器的量產。
再如金壺運用的「一張打」,始於唐代金銀器錘揲工藝,因黃金質軟,要定好器型、開好壺嘴需多達十幾萬次的手工捶打,每一錘都會導致形狀微小的變化,一個小失誤可能需回爐重造。
2019年,老鋪黃金率先推出足金鑲嵌鑽石產品,顛覆了鑽石珠寶以K金為底材的行業傳統標準。由於足金偏軟,工藝若不專業,可能導致足金彎曲、被刮花或變形。
截至2023年6月30日,老鋪黃金已開發包含金飾和金器在內的逾千種產品,擁有976項境內作品著作權。
公司亦專挑一線城市黃金地段開店,尤其是頂級高檔商場,亦開創了情景化店舖模式,通過中國經典書房主題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消費體驗。
擺件金器是營造線下門店場景體驗的重要元素,背後是高昂的前期投入,單件金器的單價,從萬元到幾十萬元人民幣不等。
店內售賣的黃金飾品也是走「小而美」的高檔路線,與主流的按克稱重加上工藝費的銷售模式不同,老鋪黃金的產品售賣形式為按件售賣,都是固定「一口價」,主要根據工藝決定,平均克價逾千元人民幣,也為品牌帶來不俗的利潤。
單店年收入3億元人民幣
老鋪黃金以消費能力較強、鍾情中國文化、對產品品質有更高追求的消費者為目標受眾,憑藉非遺工藝和文化主題內涵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打造高端黃金珠寶的品牌價值。
也因此成為行業中最大的黑馬,受到高資產年輕消費者群體的青睞,高峰時期消費者需要排隊數小時才能買到心儀商品。
由於老鋪黃金堅持自營,因此門店數量並不多,僅有38家,但其單店年均銷售額近億元人民幣,其中位於北京高端時尚百貨SKP商場的兩家門店,每年創造逾3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
受限於門店數量及價格,老鋪黃金的市場分額並不高,在古法黃金這一細分賽道只有2%,放在整個黃金珠寶行業不到1%;但其毛利率在2024年上半年為41.3%,遙遙領先同行。
例如周大福(01929)在2025財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31.4%;周生生(00116)2024年毛利率為28.3%,老鳳祥的毛利率則約8%。
老鋪黃金的高毛利率,主要在於產品溢價能力、渠道成本優化及產品組合策略,在其他珠寶零售商仍在用克重錨定貴金屬的貨幣屬性時,老鋪黃金則通過工藝溢價和控量策略,將黃金重構為承載身分認同的奢侈品符號。
2016年業務重組,老鋪黃金開始獨立經營,古法黃金珠寶的資產業務,由金色寶藏轉讓給老鋪黃金。現金流緊張、存貨高企等問題,也成為這匹「黑馬」的短板。
2017年以來,眾多黃金零售企業加速布局古法金,推出相關產品,對於老鋪黃金而言,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和競爭。
2020年,徐高明團隊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尋求A股上市,惜未能通過。證監會的質詢包括公司與金色寶藏的關聯交易問題,以及單店銷售收入、毛利率高於同行的合理性等。
為消除質疑,徐高明已於2022年5月註銷金色寶藏,隨後轉戰港股,於2024年6月28日帶領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老鋪黃金2024年全年業績強勢增長,收入錄85.0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167.5%;純利14.73億元人民幣,增253.9%, 末期息派6.35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