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三劍客」勇闖北美灣區 創美國最大外賣平台DoorDash
2012年,在一個課堂項目上,來自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的三位同學Tony Xu、
Stanley Tang、Andy Fang,要針對特定的客戶群體進行研究,他們拜訪了許多三藩市灣區的小商家,詢問他們在經營方面碰到了哪些難題。
當中,他們訪問了一家甜品店,老闆娘搬出了厚厚一疊訂單,說這些都是因店裏沒有外送司機而無法接下的訂單,受限於人手,很多錢都沒法賺。
在持續調查了灣區逾200間店家後,他們發現,對於許多傳統店家而言,做外賣意味著「不穩定」,很難去預估需要聘請的外送人手。他們決定著手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白天上學晚上送外賣
2013年1月,三人建立了一個名為「Palo Alto Delivery」的網站。
最初,Tony Xu和小夥伴悄悄將周邊八家餐廳的菜單放在網站做測試,由團隊有空的人去記錄訂單,每筆外賣費用6美元,而被選中的這些餐廳老板事先都不知情。
網站上線僅45分鐘,他們就接到第一筆訂單。Tony Xu回憶說,當時開車去泰國餐廳,買了顧客指定的食物,並親自送到顧客手中。
創辦人白天是學生,晚上就變成了食物外賣員。在親自送過了逾百筆訂單後,他們也了解了外賣的營運細節。
後來,團隊通過親朋好友的支持,以及向校內社團發傳單等多種方式進行推廣,外賣網站愈發火爆。
在迅速積累起一批忠實的用戶後,DoorDash地推人員會拜訪毫不知情的餐廳老闆,邀請他們正式進駐平台。
很多老闆欣然接受這種「帶客入駐」的方式,至今在美國很多小城市,DoorDash仍在延續這套做法。
2013年,DoorDash在Y Combinator獲得了12萬美元,後來獲得種子輪240萬美元的投資;同年6月,公司改名為DoorDash。
此後,DoorDash又成功爭取到2,000萬美元風險投資,接著又從軟銀集團(SoftBank)、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等知名投資者手中累計融資近30億美元。
最終,DoorDash用了七年時間,成功趕超美國外賣鼻祖Grubhub,成為擁有逾百萬名配送員、2,000萬名顧客的外賣平台,其送餐服務遍布美國和加拿大。
作為後來者,DoorDash為何能趕超Grubhub?
最初,Grubhub接入的餐廳要求自有配送服務,這意味著其角色只是一個訊息平台。而DoorDash的打法,是要為那些無法送餐的餐廳提供送餐服務,在這種模式下,它能連接的餐廳數量自然遠超Grubhub。

給配送員更多靈活空間
DoorDash的配送員被稱作Dashers,從業務模式和發展路徑來看,DoorDash和中國的外賣平台「餓了麼」較為相似,因此被稱為「美國版餓了麼」。
因應2019年新冠疫情,DoorDash迅速改變送餐流程,實施「不接觸」送餐服務——餐飲放在顧客家門口,避免人與人直接接觸,顧客在線上給小費。該平台在2020年最後三個月的收入為9.7億美元,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226%。
創始者之一的Tony Xu原名徐迅,1985年出生於中國南京,1989年隨父母移居美國,生活在伊利諾伊州。剛到美國時,一家人生活拮據,很難融入主流社會。
Tony Xu小時候就經常到母親打工的餐館做洗碗工。「我們創立DoorDash,來幫助像我媽媽這樣的人。」後來在上市招股書當中,Tony Xu這樣描述自己的創業初心。
後來Tony Xu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完大學,又到史丹福大學入讀商學院,並遇到了自己的另外三位創業合夥人,一起創辦DoorDash。
實際上,一個成熟的配送系統能夠落地,不僅需要算法工程師和營運團隊的頂層設計與操作,更要依賴成千上萬名配送員完成好接單、取餐、配送等動作。
DoorDash關注激勵,希望用一個相對平衡的工作環境和激勵型的政策,提高配送員的準時度,給了配送員更多靈活空間。
在「配送時效性」這個關鍵問題上,公司的規則對配送員更加友好。配送全流程可以分為配送員出發到店取餐、等待出餐、送餐給顧客三段。平台只考核配送員的取餐和送餐時間,中間的「出餐速度」不計入配送時間。
DoorDash的規定是,配送員到店取餐和送餐到顧客各有一段高達20分鐘的靈活時間,允許配送員稍晚到店或稍晚送達。
此外,對於一次送多單,以及在停車較難區域做配送的配送員,還分配了額外時間。
除了配送時間外,DoorDash的接單過程也比較人性化,系統派單後,每個配送員都有90秒時間決定是否願意接單。
2020年DoorDash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不久,市值一度超過600億美元。
根據2021年6月《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公布的數據,Tony Xu被列為灣區收入最高的CEO,在最近一個財年,其總薪酬高達4.136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