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夫妻檔創初代網紅餐廳 綠茶年收36億四衝港ipo 資料圖片

浙江夫妻檔創初代網紅餐廳 綠茶年收36億四衝港IPO

品牌故事

廣告

內地主打新派浙菜的綠茶餐廳近日進軍香港,首店位於銅鑼灣希慎廣場,並計劃今年在大圍開設第二間分店。作為網紅餐廳的鼻祖,綠茶以好吃不貴、性價比高吸引客流的法寶,在如今激烈的餐飲市場環境下還靈嗎?

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路長梅夫婦於2008年在西湖畔開設首家餐廳,招牌菜有「麵包誘惑」、「綠茶烤雞」等,並於兩年後進駐北京。
綠茶餐廳定位是高性價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飲」,餐廳人均消費,在介乎50至100元人民幣之間。
此前,綠茶餐廳分別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三度向港交所(00388)遞交上市申請,但招股書最終均告失效。今年6月19日,綠茶餐廳第四次重啟香港公開招股(IPO)。

從青年旅舍起家

開設綠茶餐廳最初只是個「意外」。餐廳前身是一間青年旅館。2003年王勤松、路長梅在杭州開了間綠茶青年旅館,簡易旅館有幾張桌子為客人供餐,地點在偏僻的靈隱寺路31號,是一處環境優美的茶園地。

當時的青年旅舍還具有較強的公益性質,價格低廉,匯聚了各地年輕人入住,餐廳的菜品也不限於杭幫菜,也提供多元化菜品。擁有廚藝背景的王勤松開始嘗試研究融合菜,「綠茶烤雞」和「火焰蝦」,便是在經營旅舍時開發的。
此後幾年,他們發現來就餐的人數幾乎趕上了住宿的人數。這對夫妻檔決定專開一家餐廳,將旅舍和餐廳分開經營。
「好吃不貴」是很多人對綠茶的初印象。2008年第一家綠茶在杭州開業時,精緻的中國風裝修在當時算得上別具一格,菜品價格實惠,一份東坡肉僅售10元人民幣。
舒適的用餐環境和高性價比,讓綠茶很快打出一片天地,開業第二年就獲大眾點評「2009年度最受歡迎餐廳Top 50」。2010年,綠茶又到北京開店,之後是上海和深圳等地。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綠茶餐廳有約75%的門店位於一、二線城市。當這間連鎖餐廳大部分裝修精美的門店,開在一、二線城市大型購物中心,而人均消費只有約60元人民幣時,往往能帶出一種超出預期感。
早年綠茶餐廳崛起,一定程度上吃到了內地購物中心大規模增長的紅利。2012年下半年開始,適逢購物中心轉型,一方面縮減零售業務;另一方面,增加餐飲業務。
綠茶門口排起的長龍,意味著客流量,正中購物中心的需求。
據王勤松回憶,早年一些商業地產公司會主動邀請綠茶餐廳進場,甚至減免租金,相較其他餐飲商家,綠茶餐廳入駐成本通常「少3到5個點」。

日翻枱率最高14次

除了價格親民外,綠茶的幾款自研菜式更是風靡多年。這些年綠茶也從未停止過新品研發,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綠茶分別推出了178道、172道及168道新品。
作為「初代網紅餐廳」,之所以受到歡迎,主要在於平價、菜品兩個優勢。在平價基礎上,綠茶想要維持盈利,主要靠翻枱率。
路長梅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透露,綠茶的平均翻枱率為六至八次,在大本營杭州更是高達12至14次。這意味著每天的營業時間內,每桌幾乎都是滿座。2014年綠茶官方數據顯示,當年單店客流量日均1,500人,人均排隊兩小時。

王勤松在201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餐廳人均消費是50元人民幣,公司花的卻是500萬元人民幣的裝修費用,只有滿客後翻枱才開始賺錢。」
儘管綠茶在中式餐廳中排名靠前,但愈來愈多網紅餐廳的出現;加上公司並未發展出新的增長點,對主品牌十分依賴,2021年赴港上市前關停旗下所有子品牌,只剩綠茶餐廳主品牌。
近年來綠茶的翻枱率與高峰時相差甚遠,但這麼多年下來,人均客單價變化不大。
不過,近兩年綠茶的營業收入規模逐年擴大了不少。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分別為22.93億、23.75億和35.89億元人民幣;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14億、0.17億和2.96億元人民幣,三年共賺4.27億元人民幣。

計劃4年開逾600分店

作為對比,2019年和2020年其收入分別為17.36億和15.69億元人民幣,且2020年出現虧損。
究其原因,除得益於疫情結束消費復甦外,和綠茶過去三年大舉開店不無關係。2021年至2023年淨增門店數分別為56家、40家和84家,三年累計淨增180家。
想當年,從2008年在西湖邊開出第一家門店算起,到2020年底,13年時間內綠茶總共只開出180家店。如今短短三年,門店數直接翻倍。
然而從2021年到2023年,綠茶集團平均單店接待人數僅微增0.31%,所以說想要提高收入只能多開店。
綠茶堅持直營模式,單店開店成本在240萬至370萬元人民幣。計劃2024年至2027年,四年內新開675家門店,因此再度向港交所衝刺,尋求資金支持以突破發展樽頸。

浙江夫妻檔創初代網紅餐廳 綠茶年收36億四衝港ipo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莊夢奇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