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富三代拒絕接班 Grab自創東南亞打車獨角獸
打車平台Grab雖然將總部設於新加坡,但其兩名創辦人均是馬來西亞人,公司最初也是在馬來西亞創立。
Grab創辦人之一的陳炳耀,出身自大馬汽車業世家,祖籍福建安溪縣。
1940年,陳家在馬來西亞創設了陳唱有限公司,成為軍隊和警察的糧食承包商,獲得深厚的政商資源。
公司業務從最初的汽車經銷商,逐步發展成橫跨汽車零件製造、汽車組裝、地產、金融等領域的跨國公司。「如果失敗了,我會從頭再來,沒甚麼大不了。而且我創業也壓根不是為了錢,完全沒有財務上的壓力。」
陳炳耀不缺錢,也毋須創業改變命運,他曾說:「我從來不需要考慮財務壓力,因此可以安心做事,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Grab上市第二天,在香港上市的陳唱國際(00693)零成交,總市值40.87億元。陳炳耀或許可以對父親說,自己再也不用回去繼承家業了。
不過,陳炳耀創業曾遭到父親強烈反對,並要求他留在家族企業,不僅拒絕其融資請求,還威脅要剝奪其家族財產繼承權。
只有陳炳耀的母親心疼兒子,成為Grab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甚至陪他去見投資人。
一開始就走得比別人順
在東南亞,的士行業魚龍混雜,殺人、強姦等案件時有發生,一些女性甚至不敢獨自乘車。
Grab另一創始人陳慧玲表示,以前她在麥肯錫任職顧問時,每晚加班後回家「打的」,都要假裝給媽媽打電話。
陳炳耀還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就構思過開發手機應用程式(App)幫助用戶找的士,2011年憑藉這一創意寫了份商業計劃書,在校內競賽中獲25,000美元獎金。
2012年6月,這個項目在馬來西亞落地,最初名叫MyTeksi;後改為Grabtaxi。
雖然父親不支持,但Grab的成功也離不開其家世背景。「我的家族因為有很多便利的渠道和資源,對Grab也是很大的支援,他們的口碑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信用背書。」
Grab創業之初也充滿艱辛,陳炳耀回憶,他們當時試圖說服來修車的的士司機下載Grab早期App,十個人中,只有兩個人會答應試試看。
不過,還是因為家族關係,在融資方面Grab要比一般人順利。2014年初,Grab獲得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旗下祥峰投資的資金注入,把公司總部搬到新加坡。
除家族背景這塊敲門磚外,Grab的成功經營主要緣於其本地化策略。
針對的士安全問題,Grab允許用戶查看附近的士並預估車費,讓用戶與朋友共享車程,即時跟蹤行駛車輛,大大提升乘客安全感。
本地化服務贏口碑
Grab還採取「一口價」,即便交通擁堵也不會造成車費波動,司機會盡快將乘客送到目的地。
同時,為了解決打車貴的問題,Grab還推出拼車服務;另針對信用卡及網絡支付不普及的問題,還為乘客和司機提供現金支付服務。
不同市場採取的策略也不同,例如新加坡地狹人稠、運輸距離短,時常發生拒載,Grab便讓乘客與司機能互相查看距離與價錢,匹配適合的訂單。
在越南胡志明市與印尼雅加達,機車是運輸主力,Grab則推出GrabBike機車服務。
成立一年後,Grab遇到最大競爭對手——2009年在美國起家的Uber。2013年1月,Uber進入了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有高度本地化的特色,永遠比競爭對手更了解客戶,是贏得客戶認可的關鍵。」
陳炳耀舉例,Uber曾在夏天贈送乘客冰淇淋,而Grab為搶客給乘客送榴槤。「冰淇淋很容易融化,這會給所有人造成大麻煩;而榴槤是東南亞水果之王,每個人都喜歡。」
不過,這場「燒錢大戰」背後,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僅2014至2016年,Grab火速完成六輪融資,集資達14.4億美元。
讓Uber再輸一次
投資者包括祥峰投資、GGV 紀源資本、老虎全球基金、高瓴資本、軟銀(SoftBank)、滴滴出行等眾多知名機構。
2016年,滴滴和優步中國宣布正式合併,給陳炳耀帶來巨大信心,表示「滴滴的成功鞏固了我們的信念」。
他甚至激動到給全體員工寫信,說滴滴在內地的勝利證明了Uber可以被打敗,要在東南亞複製滴滴的成功,「讓Uber再輸一次」。
到2018年,Grab真的打敗了Uber,當年4月Uber宣布將東南亞業務賣給 Grab,換取27.5%的股份,Uber高管加入Grab董事會。
合併後,Grab接管Uber在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和資產,在東南亞的地位更穩固。
透過這次併購,Grab整合Uber多項生活服務,業務範圍涵蓋叫車、食物外送、物流、支付及金融業務等。
從打車軟件出發,Grab持續布局,早已發展成一個超級應用,涉足眾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