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劉靖康擁國際視野 領影石登6年全景相機霸主
2月27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sta360)科創板公開招股(IPO)註冊申請,這是2025年科創板第一家註冊通過企業,有望成為「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

破解高管手機號揚名
「90後」的劉靖康,自幼對電腦充滿興趣,曾自學寫程式碼、通宵學習製作網站。讀高中時,他自創程序獲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一等獎,此後考入南京大學軟件學院,進入大學後更憑藉技術創意成為網絡紅人。
2012年7月,他用7,000張同學相片,製作出南京大學各院系「標準臉」,火遍全國。
2012年8月,劉靖康通過新聞中記者撥打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手機採訪的按鍵聲音,破解出周鴻禕的手機號碼並且打通,在網上公開全過程,甚至驚動周鴻禕、AI專家李開復等人,公開邀請其加入他們的公司。
然而劉靖康拒絕了邀請,並在2013年組建團隊推出「名校直播」手機應用程式(App),以視訊採集與分發的方式,讓更多同學看到名校講座內容。
做了逾200場直播後,產品推進遇阻。他總結失敗原因:「校園視訊內容品類太多太分散,缺乏爆品;面向C端使用者,戰線太長;盈利模式不清晰。」
一個偶然機會,他接觸到全景視訊,360度無死角的沉浸式畫面令他震撼不已,相信這必是影像領域未來發展方向,萌生新的創業念頭。
總結此前失敗的教訓,劉靖康面向商用推出「V直播」,將傳統導播機做成免費軟件,原本需要千元人民幣的採集,現在只需一個「盒子」就可實現無線傳輸。
但劉靖康很快發現,原先基於手機直播技術的解決方案,播放效果遜於傳統視訊製作技術。
當時的市面上也缺少硬件產品,於是他決定自己做相機。這是創造Insta360的初衷,其中「Insta」代表「即時的」。
搬到深圳重新開始
由軟件轉做硬件研發,他遇到了很多挑戰。
首先是人才和供應鏈問題,最初他把公司開設在南京屢屢遇挫,在當地根本招不到人,他在2024年回憶道:「很多材料也得從深圳買。所以我們做一個大膽決定,把公司搬到深圳去重新開始。」
2015年公司搬到深圳,深圳的供應鏈效率至上,原本需要全國調貨的上千種原材料,在深圳車程兩個小時範圍內,基本都可以滿足。
此後Insta360步入正軌,2017年憑藉一條「老鷹視角」全景視頻走紅網絡。搭上手機小型化和AI 1.0時代的技術浪潮,公司接連獲得多家機構投資。
然而劉靖康的憂患意識強,當時電子消費市場在打低價策略時,他決定早早出海,避開內地低價「內捲」。「生而全球化」的理念讓影石一開始就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而非局限於本土。
2018年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接觸,雙方達成經銷合作協議,影石創新的產品可直接在蘋果的全球Apple Store零售店銷售。2019年影石創新收入大增127.9%。
2024年,公司在全球全景相機市場分額已逾67%,超過美國老牌廠商GoPro(美股代號:GPRO),連續六年成為全球全景相機市場霸主。
在運動相機市場也直逼GoPro,產品暢銷全球逾200個地區,其業務還延伸至視訊會議攝影機領域等。
Insta360在海外贏得領先地位,是因為調研海外「非專業使用者的專業需求」,發現了傳統全景相機的痛點——拼接效率低,需數小時;操作門檻高,需專業軟件。
於是其首款產品Nano全景相機自研「邊傳邊拼」演算法,將處理時間壓縮至五分鐘。iPhone使用者可將手機與Nano相機配件相連,同時配有專門的後期App,極大簡化出片過程。
到2023年,公司收入近40億元人民幣,連續兩年翻倍增長,其海外市場收入佔比約八成。
劉靖康曾表示,公司競爭優勢在於「快」,「快速試錯,比競爭對手更快速地做出適應和調整,就更有可能捕捉這個機會。」
「快」不僅體現在推新品的速度,也在於快速放棄。比如劉靖康曾果斷叫停已投入3,000萬元人民幣研發的產品。
「立項時是先進的,但它的工程實現週期比預期長。這種情況必須叫停上市,如果產品沒有競爭力,只能殺價格,後續在上面投行銷和做品牌都會事倍功半,那寧願推倒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