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與凱旋門 資料圖片

鴨子與凱旋門

品味生活

廣告

香港人普遍工作繁忙,有空閒的話都想在家躺平煲劇,如果收到週末去看藝術展覽的邀請,筆者想,大部分回應是:「你放過我啦!」

過去兩週卻有例外,香港全民「藝起來」看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橡皮鴨二重暢》。
兩隻18米高的黃色大鴨在維港海面展出及巡遊,令老中青市民都興奮莫名,無懼日曬雨淋,只求與鴨合照。
筆者思考了一些問題:(一)為甚麼一般人都會喜歡黃色大鴨;(二)為甚麼認為黃色大鴨是藝術品;(三)黃色大鴨對公眾有何意義?
一般人喜歡黃色大鴨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它(們)很可愛、好cute、好治癒、好打卡、為吸LIKE,這些原因,筆者認為連小學生也能理解。
假設換了筆者是藝術家,要考慮有何元素去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呢?還有如何以藝術而非商業設計的角度去創作呢?

首先是符號。黃色鴨子本來是兒童沐浴時的玩具,這個形象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國籍的人都一眼看懂,就像心形符號,不用大費周章解釋,已經贏在起跑線。
其次是比例。玩具被放大數倍,令觀看的角度由俯視轉為仰視,顛覆日常理解事物的慣性,從而挑戰觀眾的視覺經驗。
再下來是功能。鴨子作為玩具的功用被消除,變成「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鴨子跟大眾保持了距離,也在某程度上,劃了一道分開藝術和玩具的界線。
對於像黃色鴨子這類接近「強迫」公眾看到它的的藝術形式,可以學術性地歸納為「公共藝術」的領域。
正因為不用進入美術館也可以看到藝術,大眾很容易地會把看過的公共藝術作品,作為藝術水準的參考甚至標準。

公共藝術作品具教化作用

所以公共藝術其實帶有某種程度的「教化」作用,假如作品水準欠佳,可以是一種反向藝術教育。
保證一件公共藝術作品,在城市中帶來正面效果的責任誰屬呢?讀者也可以思考一下。
在此希望介紹一對在當代藝術史中,以公共藝術而聞名的大師拍檔──克里斯托夫婦(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他們的作品往往經過漫長的構思、籌備、實行,筆者其中最欣賞的一件masterpiece是《封套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 Wrapped),由2021年9月18日至10月3日共展出了16天。

自克里斯托首次踏足巴黎後,便被凱旋門吸引,1962年他開始計劃這藝術項目,在60年後終於實現。

撰文:關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