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代購 副業可當正職做
撰文:JOEY
Amanda於美國出生,後來回流香港完成中三課程後輾轉回到美國升學,現時為一名大學生;而她的生意夥伴是識於微時的中學同學兼「死黨」Jessie。自從一對好朋友分隔兩地,她倆也萌生共同創業的念頭,惟一直沒起步。不過Jessie觀察到身邊的年輕朋友對一些本地沒有的美國潮流品牌產生興趣,但又慨嘆無門路遙購當地的貨品,因此Jessie便與Amanda提出合二人之力做代購生意,便於兩年半前付諸實行。
現時熱門的美國代購商品包括當地潮牌及中上流時裝品牌附件等。
試過一個月20,000元收入 亦試過得2,000元
開業初期,她們主要以代購當時仍未落戶香港嘅的Hollister、Abercrombie&Fitch等年輕潮牌作招徠,後來加入球鞋和現時主打的價格中上的時裝品牌。就收入而言,她們平均月做約三四十宗生意,獲利約二萬後對分,但Jessie坦言她們無法保證收入穩定。「試過一個月每人分到二萬,但又試過得兩千。」
Jessie去年副學士畢業後,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工作路向,所以過去一年都只專注於這盤網上生意。雖然收入不穩定,但一年下來拉上補下仍有平均每月一萬元收入,與剛畢業大學生收入相若,但時間上更自由。
Jessie(左)、Amanda(右)兩人老友鬼鬼,更合作搞生意有錢齊齊搵。
她們一個在美負責留意減價、買貨、集運,另一個則負責應付客人查詢、更新Instagram、本地寄貨,除了要處理貨物的日子,Jessie每天平均只需花兩小時專注於這盤生意上,可謂相當划算。她更說:「若然日後找到全職工作,都會繼續做代購。」
不過在取得穩定收入之前,她們都曾碰釘、交「學費」。開業之初人生經驗尚少,對個人保障欠奉,單憑一個信字與完全陌生嘅客人做交易,結果「客人」棄單,使已代購送港的商品滯銷,要以成本價賣出,忙完一場空。
有人預期未來購物模式會以網購為主導、實體商店的存在價值甚至會下降。但Jessie和Amanda近年就發現到部分Instagram shop有個怪現象,「有啲舖頭好似唔志在賺錢咁,利潤得十幾蚊都照做」,她們坦言這種惡性競爭令她們的生意愈來愈難做,不過目前仍未到要放棄的階段,因為本來投入的資本不多,她們認為可持續地運作下去。
Jessie給予的經營Instagram shop小貼士:
1. 應要求客人先下一半訂金,避免客人「棄單」時得不償失。
2. 應小心挑選信譽良好運輸公司,以免有寄失、漏寄或損壞的情況引致你店舖聲譽受損。
3. 客人挑選你時,你也應作適度篩選,如發現客人表現過份「奄尖」,很可能會令你後來要花大量時間處理他們的詢問與投訴。
4. 由於香港沒設有「消費稅」,請不要假設每個客人都明白歐美日等國家「消費稅」的概念,謹記必需向每個客人解釋這一點以免引起誤會。
延伸閱讀:
【歷久不衰的 8 種行業】
http://www.edigest.hk/Vip/detail?id=4071
【你仲入行?認清未來將消失的 10 種職業】
http://www.edigest.hk/Vip/detail?id=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