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淘金】3名80後女生創業 有人年半回本 有人月做10萬元生意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受訪者提供
【創業個案一】80後推攝影配對平台 成本逾50萬元 年半回本
大家或會每天花不少時間上網,以獲取各式資訊,不難發現拍攝出眾的相片或短片,相比於純粹文字更容易廣泛流傳,因為這兩種表達方式更能配合新興媒體的特性。
兩名「80後」認為攝影能夠協助人們保留珍貴回憶,因而斥資逾50萬元,創辦攝影服務配對平台KaChick,為個人及企業提供服務。
該平台集合逾1,000名攝影師,能夠滿足多種攝影需求,現時每月平均訂單近1,000張,並於一年半回本。
圖片:KaChick
以攝影回味時光
大家習慣以智能手機四出「打卡」,拍下聚會時光,或隨時snap,然後放上社交媒體分享。
雖然拍照及拍片效果不錯,但總未能及專業攝影師的功力,他們細心捕捉角度及時刻,令作品更具感染力。
攝影師平台KaChick共同創辦人Peggy Cheung說:「每人每天都會遇上不同事物,當中很多細節觸動人心,攝影能留住這些時刻,讓人無論在多久之後,都能夠回味當日時光。」
Peggy早於中學年代便愛上攝影,作為閒時興趣之一,陪伴她完成中學,然後赴英國升讀大學及碩士課程。
碩士畢業後,她進入金融業,及後加入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但漸漸發覺並非興趣所在,每天都拖著疲倦的身軀上班。
Peggy因為工作的緣故,結識KaChick另一名共同創辦人,他育有兩名女兒,每次外出旅行均負責影相。
但他沒天份,效果欠佳之餘,相片中大多沒有他的份兒,令他不是味兒,心想如果隨時隨地都可找到攝影師幫忙便好。
兩人談起這個話題,觸發創業靈感,2017年中Peggy辭掉工作,兩人合資逾50萬元創立KaChick,打造一個集合大量攝影師的平台。
起初,KaChick研發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將合作的攝影師資料放上該平台,讓用戶自行翻查及選取合心意的攝影師,並可進行預約。
以旅遊為切入點
此外,由於不同場合均會產生對攝影服務的需求,KaChick起初並無側重,希望能夠為顧客提供全面選擇。
「經過一番摸索,我們發現人們暫時不喜歡自行找尋攝影師,而家庭、婚紗攝影也較難做KaChick的切入點,於是重新定位,希望更能貼合市場需求。」
KaChick手機App仍然繼續運行,但配以人手處理,包括接洽工作及物色攝影師,這樣較能釋除顧客的疑慮。
Peggy發覺有不少顧客希望在旅程中,能夠拍攝難忘時刻,於是KaChick便把發展重點先放在與旅遊有關的攝影服務。
港人普遍喜愛旅遊,可以在旅程中,透過KaChick物色當地的攝影師,拍攝一輯值得紀念的照片或短片。
曾經有一對夫婦計劃前往希臘旅遊,四出找尋攝影師協助拍攝,但費用高達逾10,000至20,000元,令他們卻步。
幸而KaChick替他們物色了一名當地的大學生兼職做攝影師,並擔任導遊及司機,帶他們到特色地方拍照,兩天收費僅約3,000元。
外國旅客訪港,當然也可以透過KaChick物色本地攝影師拍攝,平均而言,兩小時收費約1,500至2,500元。
「很多印尼、南韓等旅客喜歡在港拍攝照片及短片,例如一家人到主題公園遊玩,或者到中環煤氣燈、蘇豪區塗鴉牆壁留影。」
KaChick與租衫平台YEECHOO 合作,推出租借旗袍、化妝造型及攝影服務,以套餐形式放上旅遊產品平台,吸引不少台灣、南韓旅客惠顧,客源還包括港人及內地人。
製作社交媒體內容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企業對攝影服務的需求亦不斷增加,除了大企業,不少中小企以至新創公司需要相關服務。
「以前只有大企業才有數十萬元預算拍攝廣告片,現時傾向將預算『斬件』,製作更多短片,方便作為社交媒體賬戶的內容,吸引網民收看。」
而資源緊絀的中小企或新創公司,也可以因應預算,透過平台物色攝影師,以相宜費用使用拍攝服務。
KaChick現有企業客戶包羅萬有,包括酒店、主題公園、旅遊平台、跨國公司等,工作內容多是拍攝活動、產品、食品或人像。
「拍攝不同東西需要不同的技巧;需要物色擁有不同專長的攝影師,KaChick可因應企業每次的工作內容、預算,配對最適合的攝影師,提供一站式服務。」
企業要物色攝影師,通常是經人介紹,或者由製作公司協助,以拍攝短片而言,每條片費用動輒逾10,000元,而KaChick可低至數千元。
現時,KaChick在亞洲區集合逾1,000名攝影師,全部由Peggy與拍檔面試,了解他們的作品風格、專長,以便配對合適工作。
具有一定經驗的攝影師,大多有個人作品可供參考,質素較有保證,KaChick同時協助培育新晉攝影師,給予機會嘗試,讓他們發展事業。
非牟利機構Time Auction讓一般人參與義工服務,以累積時數,再用時數競投與知名人士出席飯局的機會。
KaChick與Time Auction合作,派出新晉攝影師為飯局進行義務拍攝工作,讓他們吸收經驗,提升服務質素。
打造攝影社群
Peggy與拍檔希望能夠打造一個攝影社群,因而推出KaChick Academy,不定期舉行活動,包括邀請資深攝影師分享經驗;舉行工作坊等。
每次活動吸引數十人參與,尤其是熱愛攝影但未有實習機會的年輕人。
透過口碑相傳,KaChick的訂單數目穩定地增加,現時平均每月接獲近1,000張訂單,包括個人及商業的攝影工作。
KaChick一直由兩名創辦人的私人資金營運,今年初已經回本,雖然有利潤,但兩人將之再投資,進一步拓展業務。
KaChick去年成為數碼港培育計劃的公司,該計劃為期兩年,當業務達到指標,可獲數碼港培育基金的資助。
除邀請更多攝影師加入平台,接洽更多生意外,KaChick還計劃進入台灣及泰國市場,同時加入更多科技元素。
KaChick預期今年第四季推出網絡平台,方便個人及企業客戶,在網站上物色合適的攝影師。
「KaChick的科技總監正在研發這個平台,將加入人工智能,配合影像辨識技巧,自動因應客戶需求,在龐大的攝影師資料庫中,推介合適的人選,減省人力資源,提升效率。」Peggy說。
攝影服務吸金力強
澳洲年輕人Matt Schiller及Ed Kearney於新南威爾斯大學求學期間,於2016年5月創辦Snappr專業攝影服務配對平台,主要為澳洲悉尼、墨爾本及布里斯本地區提供服務,暫時只限相片,並未提供拍攝短片服務。
成立三個月之後,Snappr便獲得50萬澳元(約285萬港元)的前種子基金(pre-seed funding);2017年獲美國初創加速器Y Combinator支持,在美國三藩市開設辦公室,得以進入美國市場。
2017年,Snappr再獲得200萬美元(1,569萬港元)種子基金,投資者包括Google Map的共同創辦人。
Snappr嚴格挑選合作的專業攝影師,他們需要提交個人及過往工作的作品集;同時對所擁有的攝影器材提交清單,並要通過關於客戶服務的面試,據悉僅5%應徵者被錄用。
價格方面,主要按攝影時數及相片數量計算,1小時、六張相片收費109美元(約855港元)。
現時,Snappr推出Snappr Photo Analyzer,該工具運用人工智能,為LinkedIn用戶的個人檔案照片作出分析,給予評分,並且作出改善建議。
【創業個案二】80後女生賣散水盆栽 每月營業額10萬元
Natalie在2013年創立售賣盆栽的網店-Passionature,「Passion」代表對生活的激情;
「nature」意味著對自然的熱愛,兩者都是Natalie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Natalie為打工仔量身訂造「散水盆栽」、「結婚回禮盆栽」,還會到學校教授園藝班,只計算出售盆栽每月營業額約有10萬元。
盆栽令Natalie重新熱愛生活
2013年,Natalie陷入人生低潮,不時問自己:「怎樣才能重新熱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
為了找回生活的動力,讓自己重新步上正軌,她一個人搬到南丫島居住休養。
休養期間,好朋友到南丫島為她慶生,送給她4棵羅勒(可用於烹調的香草)。當時她只是園藝門外漢,作為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對栽種盆栽一竅不通,為了好好照顧這些羅勒,只好從網上片段自學種植技巧和留意事項。
照顧羅勒一段時間後,她漸漸對園藝產生興趣,開始更利用工餘時間,報讀園藝班和園藝治療班,並在南丫島家中的小露台種植其他種類的花草,逐步建立一個自己專屬的小花園。
分享盆栽作品 以生命影響生命
在南丫島居住的這段日子,她絕少與人接觸,仿佛這個世界只有她跟盆栽,她把這些綠悠悠的植物形容為「最交心的朋友」,不時用鏡頭記錄朋友們的姿態。在這與世隔絕的小空間,看著羅勒成長、生病、老去,她也漸漸明白放下的道理。
調整心態過後,她徐徐找生活的熱度,開始在社交平台以Passionature為名,分享自己的作品,希望可以與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悅,透過展示碧綠的盆栽作品,令朋友舒緩生活的緊張。
作品上載到網絡後,意外地引來不少朋友和網友的欣賞和問價,她便以數萬元本金,小心翼翼地開展了這賣盆栽的小生意。
自學是創業的第一步
2018年7月辭去藝術購物中心K11的可持續發展經理一職後,Natalie有更多時間投入盆栽設計和營運Passionature。
當越來越多客人向她購買盆栽,她意識到要開始為Passionature設計標誌和建立網頁,但畢業於香港大學語言系的她對相片編輯軟體件一無所知,靠上網觀看影片自學,製作公司標誌、咭片、包裝等。
她特別感謝拍檔Echo、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創業的過程中,給予她及時的幫助、窩心的建議和與她分享園藝知識。
宣傳方面,除了上載作品到社交平台,公司還會參與戶外市集,如在文化中心的伙伴創意市集或西九文化區市集出售產品。Natalie指,物色適合公司的市集也是營運公司的其中一個難題,有很多市集的租金都很昂貴,部分定價接近1,000元一日。
設計特色產品-散水盆栽
Natalie表示售賣現成的盆栽毫無樂趣,比起大量製作一式一樣的盆栽,她更喜歡為客人量身訂造盆栽。
製作盆栽前,她會先與客人溝通,了解客人的要求、預算和希望表達的意思等,再落手設計獨一無二的盆栽。
她解釋,盆栽擺設在辦公室或放置在室內空間,都會影響盆栽的選材,所以在製作盆栽的過程,溝通是十分重要的。
她指,近日「散水盆栽」頗受歡迎,一般打工仔離職當日會向同事派發散水餅,「散水盆栽」對上班一族而言很新穎。
「散水盆栽」的label印有「Thanks for helping me grow」, 具有雙重意義,代表著對曾一起打拼的同事們的謝意和由植物角度出發感謝照顧者的照料。
另外,含羞樹也很受打工仔喜愛,含羞樹會隨光照打開閉合,早上打開,夜晚閉合,在室內也適合種植。Natalie特別為盆栽加上晴天娃娃,希望為打工仔忙碌的生活打打氣。
筆者嘗試以平均盆栽售價20-2000元不等計算,若旺季單單出售盆栽每月營業額約有10萬元。
把園藝滲透到社區
Passionature不時會接到商業機構或到非牟利組織的合作邀請,最近就到香港家庭福利會教授園藝班。她憶述教班的情景,小朋友在設計盆栽時,往往都出人意表,有些小朋友把盆栽佈置成機械人的樣子,亦有盆栽在小朋友的手中摇身一變為蝴蝶。
她和拍檔Echo形容這是「教學相長」,通過教授園藝知識,不但能使學生進步,而且導師本身也可藉此意識到自己經常困在框框下思考。
希望到外地學習園藝
Natalie坦言,多肉植物擁有可愛討喜外型,很受港人鍾愛,但多肉植物很需要陽光、空氣流通和怕多水,不太適合在室內種植,她計劃到外國物色適合在香港種植的植物品種和進修園藝,例如東南亞國家、日本、 韓國或台灣。
【創業個案三】80後女生回收舊木再造家具 每月營業額40萬元
「木一番」顧名思義就是回收廢棄木材,並翻新成全新傢俬。在英國修讀家具設計的「木一番」創辦人黃明慧(Sue)眼見工程公司對建築材料管理意識淡薄,本地木材回收系統不完善,導致大量建築材料浪費,她不忍心珍貴的木材長埋堆填區,所以與拍檔鄧慧玲(Wailing)於2013年創立「木一番」,齊手拯救舊木。
撰文:Vincy|圖片:何柏基、受訪者提供
24小時工作 精神壓力大
Sue指創業時不只耗盡體力,同時要兼顧自己的精神壓力。她說:「創業要24小時on-call,初起步沒有強大的團隊,要靠自己身兼多職。」
她提醒有意創業的年輕人,創業要「做咗先講,唔好諗咁多」,因為市場、技術以及潮流轉變得很快,當你埋頭苦幹完成計劃書後,這個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創業兩大難題
木材短缺困擾
Sue笑指創業「超難」,處理木材成了公司的其中一個難題。創業初期公司寂寂無名,只有少量廢棄木材的捐款者,完成一個項目後,公司木材儲備就寥寥可數,令公司時常受木材短缺困擾。
經營一年後,公司打響名堂有人識,接收到大量的木材捐贈,如市民棄置的木傢俬或建築公司在工程完結後剩餘的全新木材,惟公司貨倉空間不足,未能全數接收木材,木材過剩成了「木一番」的困擾。
好師傅難求
她續指,尋找木工師傅亦絕非易事,創業至今快將6年,公司已經更換了6位師傅。
Sue道出香港地木工師傅青黃不接的情況,她指一個懂得由零開始製作木傢俬的師傅,可算是「瀕臨絕種」,因為手藝精緻的師傅已到了退休的年紀, 而初出茅廬的師傅還需要磨練其技術。加上傢俬製作過程既熱又費力,有學徒工作三星期就「頂唔順」。
投資者注資300萬
Sue與拍檔以20萬元成本創業,營運約半年出現第一位投資者,注資300萬元,這筆資金夠公司營運3年。
「木一番」為政府、大學及商場等量身訂造傢俱,現時每月的營業額約為30萬至40萬元。由於創立門市的費用將會很昂貴,所以「木一番」未來將會與2間公司共同經營網店,為消費者提供訂造傢俬服務。
驚險的改造工程
Sue:「有些事情只看表面,難以想像內在的情況,舊木有無限的可能。」
她指在木材改造的過程,常常出現一些不如預定的情況,在公司曾參與的工程中,以南豐紗廠的項目最具挑戰性。
客人要她把用南豐紗的舊木門改造成椅子,改造過程要同時保存木門表面的紋路和除去夾雜在木門中間的鐵柱,取出鐵柱而不破壞木門表面圖案令Sue太叫很難。
辦工作坊 傳播「修補」取代「更換」理念
Sue指傢俬定價「好難搞」,對客人需要耐心解釋,因為部分客人直指「木一番」的傢俬定價太貴,他們難以理解回收舊木的過程,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她感嘆現時科技發達,足不出戶也可以買到心頭好,動動手指頭貨物便可直送家門,大眾的消費心態漸漸變得「Easy(容易)」,容易買同時容易棄置。
所以她希望通過舉辦工作坊,令大眾明白親手製作木製品很費時、費神,從而理解定價。更重要的目標是令大眾珍惜自己的物件,不要隨便丟棄,而是要以「維修」、「修補」取代「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