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首日掛牌大漲8% 摒棄家族企業模式進入成長軌道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於上市儀式上表示,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將加速集團的全球化進程,並表明未來將以科技領先、用戶指導、數字驅動、全球突破四大戰略,鞏固美的作為全球領先科技公司的地位。
美的集團此次定價為招股範圍的上限54.8元,共集資淨額306.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每手申購中籤率高達100%,人人有份。
昨日暗盤市場中,美的股價表現穩健,耀才暗盤收報58元,較定價上升5.8%,每手(100股)帳面利潤達320元。
集團預計將資金淨額的35%投資於智能製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的升級,35%將用於完善全球分銷及銷售網絡,進一步提升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佔比。此外,其中20%將投入全球研發,剩餘10%則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作為內地家電領域的領導者,美的此次成功上市不僅體現了其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更是其品牌全球化進程的重要一步。
美的通過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製造實力,結合數碼化管理,為品牌未來的全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以科技創新塑造出內地品牌的全球領先形象。
對於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曾有媒體總結其事業發展,似乎沒有經歷過甚麼重大的挑戰和風險,但這其實是一個的誤解。相較於其他同行,何享健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只多不少,產權問題、增長難題、企業做大後的弊端、家族企業的傳承等,只是所有問題,都被他悄悄化解了。
內地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一直被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視為勁敵,經常對其隔空開火。
但身為美的集團創始人的何享健,一次都沒有回應過。更有趣的是,每次何亨健都會以普通話不好為由,迴避外界關注的目光。
儘管為人低調,但何享健做企業卻野心勃勃。在他身上不僅有勇於變革的精神,也有大將的胸襟和遠見。
勇於革新富有遠見
從美的創立,生產風扇、進軍空調行業,再到後來股份制改造、A股上市、接班人等一系列關乎集團長遠大計的時刻,何享健都敏銳地把握住了正確的方向。
1942年出生於廣東順德的何享健,只有小學學歷,務過農也進過工廠,後來成了北滘鎮的街道幹部。
北滘鎮上企業寥寥,居民就業是大難題,於是他決定「生產自救」。
1968年5月,何享健聯合23個居民籌資5,000元人民幣,創辦了生產塑料瓶蓋的「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兩年後,生產組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塑料金屬制品廠,企業自有資金超過10萬元人民幣,工人60餘名,廠房面積增至200多平方米。
當時,何享健花大價錢請來一位技術人員,專職指導產品的工藝更新,這件事當時在組內引發了不少爭議。
不過,技術員很快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生產水平提高了,工廠生產線更加豐富,並更名為「北滘公社汽車汽車配件廠」。
1980年,北滘公社配件廠開始研發自有產品,生產出公司首台金屬台扇,1981年創建品牌「美的」。
1992年,順德進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嘗試,何享健聞訊即刻毛遂自薦,充當試驗田。
就規模而言,當時的美的並非改革試驗的首選目標,何享健對於股份制也不甚了解,但他認為企業有了規模需要依靠制度規範去發展,引入股份制,將是美的一次自我提升的良機。
其他企業因嫌麻煩而觀望推脫之際,何享健一門心思奔走申請,最終令美的成為首批試點企業;亦因為改制早,美的成為內地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成功募得12億元人民幣資金。
上市初期,美的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被併購的傳言中,何享健頂住壓力,決心改革管理體制。
他從日本學習並改良了一套企業管理的新方案——事業部制,1997年將企業按空調、電機、廚具等核心產品,劃分為五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門,由部門經理具體負責日常經營。
何享健放權徹底,有部門經理請示投資意見時,他只說:「你自己拿主意」。但績效不達標的事業部,其管理團隊要集體辭職。
拒絕盲目海外併購
由於改革打破了企業內部原有的權力和利益格局,故當時遭到90%的高層反對,但何享健都頂住壓力,甚至幾次會議時都忍不住拍桌子。
結果反對全部無效,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創業元老們陸續被勸退,其中包括何享健的夫人。
新管理機制對人才提出高要求。從那時起,美的開始進行校園招聘,提升高學歷人才佔比。而改革亦很成功,1998年,美的年收入大升一倍,至50億元人民幣。
解決了內部矛盾,美的開始飛速發展,國際化方面先後設立了美國、日本、歐洲、韓國、俄羅斯等分公司,在海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當時,許多內地企業資金充裕,急於開拓新業務。
2004年李東生和TCL打開了內地企業國際化併購的大門,併購了湯姆遜(Thomson)和阿爾卡特(Alcatel)後,下屬和投行也紛紛建議何享健抓住機遇,展開海外併購。
但習慣走慢一步的何享健,並沒有被眼下這種情況沖昏頭腦,他認為現在還沒到中國企業大規模海外併購的時機。
「我們有甚麽能力去管控別人?看看美國、歐洲的企業到中國來收購,90%都是失敗的,我們去收購美國、歐洲的大企業,就如同一個第三世界小國的民營企業來中國收購一個大型國企,他們服氣嗎?」
何享健開始在國內下手,陸續併購了榮事達、華淩、小天鵝等一眾家電企業,令這些品牌相繼獲得新生。
在內地企業海外併購接連受挫時,何享健和他的美的,卻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
為了謀劃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架構、打造百年老店,何享健研究世界500強企業,總結出一條規律,就是「很多企業的沒落,家族式管理傳承是重要因素之一」。
「家族企業不能開放,包容,不能標準化、不能規範化,帶有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和。」
摒棄家族企業模式
於是,他開創了內地大型民營企業將公司交班給職業經理人的先河。
2012年8月,何享健將集團董事長之位,交給了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在方洪波的帶領下,美的亦順利進入新的成長軌道。
何享健曾如此描繪他的人才與國際擴展觀:「美的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順德人,80年代用廣東人,90年代用中國人,21世紀用全世界的人才!」
何享健完全退出了集團的管理,專注慈善事業,嚴格而言,如今的他只是美的的一名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