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單靠努力並不足夠 盡了力不等於是卓越員工 話你知老闆點樣諗|司徒永富
廣告
在職場中,單是盡力是不夠的,因為職場要求的是卓越,而卓越的標準卻是由老闆或上司界定。這刻好像一個好人永遠做的都是好事,只是這些好事,從來都不是老闆心中要他做的事。
撰文:司徒永富|圖片:Unsplash
試想,一個在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細想他(她)特別之處。可能他是一個有愛心、有目標、有生命力、積極、熱誠、懂得鼓勵人、關心人……的人。但將這些特質放在工作上,是否等同就是一個老闆眼裏,卓越和有貢獻的員工呢?
職場上的卓越有客觀標準
誠然,以上這些特質都較為主觀,而職場是有其客觀標準,例如:準時完成工作、為公司貢獻多少、達到上司給我們特定的績效指標等。在職場上,卓越就等同成功,而成功與否就要看你能為公司增加多少利潤,又或者為公司拓展多少業務等。
職場的目標是清晰的,能否達標是一個客觀標準。由此,你會發現一些核心價值,如愛心、積極、熱誠、關心,在工作中的展現只是預期的行為,但與卓越表現卻可以沒有必然關係。
另外,在職場上卓越是相對性和處境性的,例如:雖然你今年取得很好的業績,上司稱讚你卓越;但翌年,你達到同樣的業績已不算卓越了。又例如,你現在的老闆稱讚你卓越,不等於新老闆也同樣認為你卓越。
有些公司是論資排輩;有些則是論功行賞,所以員工在一間公司卓越,不等於在另一間公司也卓越。一件成功的事,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例如團隊、公司政策、資源運用,甚至是處境的迫切性,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事情便能水到渠成。
切忌自滿
管理學家詹姆士•科林(James Collin)提醒我們每一次成功時,都要不忘往窗外望,時刻提醒自己只是一粒微塵,非常渺小,而世界卻很大。我們的成功既是當下、又是條件性的,即使成功,相比「世界」,我們還是不值一提。
能夠卓越,當然可喜,但不自滿,才能真正懂得享受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