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運動員容易受傷 投保不易|Sammi專欄
今屆奧運有很多勵志的故事,觸動不少港人的心。其中,首次奪奧運女子重劍金牌的江旻憓,她的背景為人津津樂道,她既是學霸又是劍擊高手,文武雙全,2019年已經是「世一」,可惜2020年卻不慎受傷,兩邊膝蓋十字韌帶斷裂,影響了2021年東京奧運表現。
惟她憑不屈不撓的精神,成功克服傷患困擾,今年出戰奧運,決賽在1:7落後後仍能冷靜地反敗為勝,她的毅力與拼勁令不少人敬佩。即使是失落獎牌的運動員,他們努力的故事都獲不少港人支持。其中最令筆者深刻的是港隊唯一體操代表石偉雄,他已經三度參加奧運,今年參賽原來是帶傷上陣,雙腿痛得要打止痛針才能上陣,雖然醫生曾告戒他有斷腳風險,但他仍不放棄堅持打針,那份熱血感動了不少人。
正如前港隊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所言:「江旻憓也好、石偉雄也好,不論輸贏,他們以意志努力克服傷患及困難,都值得大家敬重及支持。」
意外保險重視投保人職業
確實,傷患是運動員最大的天敵,受皮肉之苦事小,受傷後影響了比賽表現,對心理打擊很大,而且受傷時有機會令收入減少,但又要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造成財務負擔。原來運動員要買保險並不容易,其中意外保險,是根據投保人的職業,來決定是否承保及釐定保費水平。
一般來說,於室內的非體力工作如文職、行政人員等最容易受保;廚師、司機等較容易遇到意外受傷,所以會被視為較高風險職業,保費或會較高。一些高風險職業如地盤工人、運動員,則保費最貴,受傷風險太高的運動,例如柔道、滑板和賽車等,甚至會有不保事項或拒保情況。
至於醫療保投保資格,是會參考過往病歷,運動員如果曾受傷,也同樣會增加投保難度。有些保險公司更會對部分運動員設有投保額的限制,甚至會加保費,或設不保事項。
運動保保費相宜
有些超級運動明星,例如是NBA球星LeBron James或姚明,保險公司會特別為他們度身訂造職業運動員保險計劃,保障額隨時逾千萬美元,保費當然也不菲。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運動保險,保費相宜,職業運動員也可投保,可保多種運動,甚至涵蓋極限運動,例如花式滑板車;武術如泰拳、自由搏擊都承保。雖然賠償額及賠償次數一般設有限制,但總算給職員運動員增添一份保障。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