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 醫療 資料圖片

港漂︳港漂是否需要買醫療保險

保險

廣告

香港有不少內地人透過不同入境計劃來港讀書、工作及定居,但又未居港滿七年,還未獲得永久居民身分證,市場稱這班人士為港漂。自港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後,港漂數目更加受到關注,粗略估計最少有30萬人。港漂在新環境下生活,人生路不熟又缺少家人及朋友支援,一旦患病便容易打亂理財計劃,更加需要及早做好財務保障。

港標一般會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還有簡稱IANG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來港。
而香港近年積極搶人才,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計劃後,反應熱烈。
政府數據顥示,截至今年2月有近59,000宗「高才通」申請獲批,約44,000人抵港,連同其他人才入境計劃,由2023年初至今,已經有約10.8萬人抵港。
人在他鄉,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假如居港期間發生意外,或是患上嚴重疾病,一方面要停止工作,沒有收入;另一方面,要繼續支付在港開支,尤其是香港生活物價較內地高,假如沒有做好理財規劃,就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

公立醫療排期長

其中一個最受關注的是醫療費用。由於港漂也持有香港身分證,可以與港人一樣,以低廉的費用使用本港公立醫療,不用太擔心「有病沒錢醫」。
因此有港漂就會有質疑,是否需要買醫療保險?
事實上,香港公立醫療雖然收費平宜,但因為醫療資源匱乏,很多非緊急的病症,相關治療排期會很長。
筆者曾聽過一個病人若需要換一個膝蓋,要排期兩年、進行眼睛白內障手術更要排期四年,若然不想再承受多幾年的痛楚,唯有自費到私家醫院做手術。
又例如癌症個案,假如被診斷為非緊急病症,排期做電療、甚至是照磁力共振,有時要等候數個月或一年,而最怕就是等候期間,病人由輕症變重症。

所以很多港人會為自己添加一份醫療保險,有病時便可以及早診治。

入住指定內地三甲醫院受保

此外,公立醫院不時有爆滿情況,有病人更試過要睡在醫院走廊,探病時間又有限制,有些生活要求較高的港人,也不介意購買一份較高端的醫療保險,有病時可入住半私家級病房,治療時也可以專心養病。
所以港漂應考慮為自己加添一份醫療保險,何況很多香港的醫療保險,覆蓋入住內地指定的「三甲」醫院,相關醫療開支亦可索償。
即使受保人他日選擇不長居香港,返回內地生活時,此醫保仍然用得著。
反而當港漂日後返回內地,又或是已有病歷後,想再申請香港的醫療保險計劃,恐怕未必會那麽容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