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網約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資料圖片

由網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熟悉感

科技

廣告

最近Uber公布早前收購的HKTaxi手機應用程式(App)停運,用戶需要使用Uber App叫的士,令網約的士App減少。

本地初創公司DASH近日推出DASH Taxi,標榜免爭拗網約的士服務,並且獲得運輸署支持,協助提升業界服務水平。
網約的士只是DASH看中的其中一環,公司將圍繞人們的日常生活,建構更緊密的生態圈,讓人在數碼年代重拾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雖然愈來愈多人使用手機App叫的士,但是不同的App都有限制,暫時未有一個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為此,本地初創公司DASH,最近推出免爭拗網約的士服務,因應三大痛點,改善的士司機及乘客的體驗。

由網約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對接線下咪錶

目前,並不是所有香港的士皆可接受電子支付,這對本地人及遊客,都非常不方便。
DASH要擊退的第一個痛點是全方位電子支付,成為首個線上平台對接線下咪錶,令的士司機的體驗,與接現金單完全一樣。
DASH成立於2021年,最初主力研發的士咪錶及電子付款系統,現時已有數千輛的士安裝了他們的產品;其中約1,000輛已安裝DASH咪錶的的士,加入免爭拗網約的士服務。
這些司機透過手機App接單,在指定地點接載乘客,然後冚旗開車,到達目的地後,重新打開支旗,流程與以前接客並無分別。
乘客透過用戶版App叫的士,版面出現預估費用,最終因應實際咪錶費用調整,如果已在App內綁定信用卡或八達通,下車時車資便會自動扣除。

如果沒有綁定,DASH咪錶附有電子支付系統,下車前拍卡便能夠完成付款。
DASH聯合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馬兆鏘(Jason)說:「使用我們公司研發的咪錶,基本上司機沒有額外工序,可以享受流暢的體驗。」
DASH正在與另外兩間咪錶供應商洽談,準備進行對接工作,讓更多的士司機可享無縫體驗。
DASH Taxi試行一個月內,獲得超過4,000名的士司機登記支持,其中近3,000名的士司機,並非使用DASH咪錶。
他們可以透過DASH Taxi接單,但是由於未能與咪錶對接,所以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需要在App內手動輸入車費。

過去數年,DASH的士咪錶協助司機完成近20萬單生意,公司透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因而能夠因應不同行程進行預估費用,而這個預估費用已經包括3%平台費;另外再加5元預約費,全部透明地顯示給乘客知道。
DASH Taxi完全沒有向的士司機收取任何費用,並且做到「T+1」結算,直接存入的士司機的個人戶口,對比其他叫車平台的三至七天,要快得多。

由網約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人性化服務

隨著社會進步,的士車輛亦在不斷改善,並且出現不同的車型,但是現時的網約的士App,一般不能選取的士車型,所以DASH Taxi第二個針對的痛點是個人化體驗。
市民選擇乘搭的士,除了一般上下班需求外,還有其他目的,包括出發去機場、與寵物出行,與長者或小孩同行,這時可能會有輪椅或嬰兒車,所以需要不同的車型。
DASH Taxi深入了解每種場景,確保為司機及乘客提供更佳體驗,例如帶同寵物出行,司機希望了解乘客是否使用寵物袋、墊子,會不會令的士留下氣味,影響往後接載其他乘客。
DASH Taxi將的士車型歸納為三大類,包括經典型,即是四座或五座的傳統的士;舒適型,包括豐田小露寶、比亞迪或凱翼的車款;豪華型,這是指六座位的士。

現時全港約有超過18,000輛的士,其中六座位約500輛、舒適型約5,000多輛,主流仍然是經典的四至五座位。
乘客預約舒適型或豪華型的士,DASH Taxi App會向乘客收取司機預約費,但是這部分的收費全數交給司機。
「我們每半年便會重新審視提供的車型,因應實際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
其他網約的士App都設有評分機制,乘客可以為的士司機評分,但是未能獎勵評分較佳的的士司機,所以DASH Taxi因應第三個痛點,推出人性化服務。
乘客可設立最愛司機清單,日後再次叫車,平台會先將訂單顯示給這名最愛司機,首30秒只有他見到,如果他沒有接這張訂單,才會讓其他司機見到。

隨著乘客繼續使用DASH Taxi App叫車,能夠累積最愛司機清單,並且可以隨時分享給朋友,為的士司機帶來更多客源。
此外,DASH Taxi App設有365真人客戶服務,每天早上六時至晚上10時,透過電話或WhatsApp可以聯絡真人客服,即時解決問題。
「過去一個月,我們在大嶼山試行,期間接到司機及乘客的查詢,基本上能夠掌握大約的問題類型,並且即時處理。」
DASH Taxi試行三個月以來,獲得超過4,000名司機登記支持,其中97%大嶼山的士司機經已登記,並且在大嶼山完成超過500張訂單。

由網約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整合數據孤島

DASH Taxi希望能夠招募更多的士司機加入平台,司機數目當然是愈多愈好,目標是全港的士司機。
DASH Taxi合作夥伴包括SynCab星群的士、忠誠集團、恆安車行、鴻溢車行、益豐車行、城市車行、國松車行及東南車行等。
此外,現時已有一支政府車隊加入,另外兩支車隊亦正在洽談之中。
「的士車隊設有自家手機App方便乘客叫車,我們提供多一個渠道讓乘客網約車隊,將會同步顯示車隊的收費,所以乘客透過車隊App或DASH Taxi App叫車,收費完全一致。」
DASH Taxi App只是一個開始,DASH的目標是改造香港的數碼生活生態系統。

Jason曾於跨國專業服務公司、本地虛擬銀行任職,亦曾協助國際品牌在內地開發數據分析及顧客關係管理方案。
DASH聯合創辦人陳定邦(Michael)於過去25年,為企業推動大中華區及亞太地區的業務增長和制定策略。
Jason和Michael曾經是同事,他們共事期間,經常到公司附近的茶餐廳小休,談論工作上的事情。
由於他們是熟客,每次當他們進入這間茶餐廳,員工都會為他們落單叫例牌食物,甚至為左撇子的Michael,將餐具放在左邊。
「我們覺得茶餐廳這種習以為常的熟悉感,在數碼年代漸漸失去,當我們消費,往往需要透過不同的手機App,進行搜尋、排隊、落單、付款及儲分等,過程割裂,而且資訊並不互通。」

因此觸發兩人的創業靈感,在2021年成立DASH,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圍繞生活四大範疇,即是衣食住行,提供服務,從而整合數據孤島,讓商戶能夠分析顧客數據,更加了解顧客需要,重塑兩者之間的關係,打造更緊密連繫生態圈。
「的士是打造無現金化社會的重要一環,所以先從『行』入手,然後再推展至生活其他範疇。」
DASH Taxi是DASH互聯生態系統內首個產品,未來平台將整合更多服務,包括線上的士、城市活動、餐飲體驗和零售購物等。
DASH獲香港運輸署核準為認可支付方式,另於2024年初加入香港科技園的培育計劃,可獲資金、指導及資源支持。

由網約的士開始 dash重塑習以為常的熟悉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避免發生衝突

發布會上,DASH公布《2025年香港的士業概況報告》,這是由Rakuten Insights及業內的士司機問卷調查組成,結果顯示89%的士司機認為避免與乘客發生衝突非常重要,因為這能顯著提升乘客和司機雙方的體驗。
儘管社會上不斷有聲音,希望的士行業加快數碼化進程及提升服務質素,現有的支援卻不足以協助行業有效應對新轉變。
報告發現只有1%受訪司機認為,現有網約的士App能夠滿足司機與乘客雙方的需求,更有79%司機表示,迫切希望市面上能夠新設一款著重平衡雙方需求的服務的App。
公平和透明的價格對乘客與司機雙方尤為重要,69%司機認為現有的士預約平台收取的高額佣金影響收入;58%乘客認為收費透明是達致讓人滿意的出行體驗的首要條件,而個人化旅程和電子支付選項兩個因素亦列首三位。

同時,93%司機表示在獲得足夠支援和培訓的情況下,願意採用數碼支付方式和新科技,顯示的士行業整體願意滿足乘客對無現金支付選項的需求。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