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

特朗普關稅︳一文睇清各國對關稅戰暫時反應 日本都形容為「國家危機」

投資

廣告

特朗普「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反應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計劃」(Reciprocal Tariff Plan),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地區實施更高稅率:中國54%、歐盟20%、日本24%、南韓25%、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汽車進口關稅則統一為25%。特朗普關稅舉措迅速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被視為2025年關稅戰的開端。各國反應分化明顯:部分選擇不回應或主動降稅以緩和衝突,其他則採取報復性措施或拒絕合作。從香港視角看,特朗普關稅不僅重塑國際貿易格局,還對香港自由港地位帶來機遇與挑戰。以下一文看清各國暫時反應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特朗普關稅|各國/地區的反應

國家/地區 回應內容
台灣 行政院於4月3日發表聲明,認為美方稅率「強烈不合理」,未反映台美實際經貿關係,表達高度遺憾並列舉三大不合理之處:1. 稅率過高,未考慮台灣對美貿易結構;2. 忽略台美長期合作關係;3. 對台灣經濟影響未經充分評估。
中國 中國財政部對美方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額外報復性關稅表示強烈譴責,總關稅達54%。中國認為美方舉措「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國利益。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日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商品徵收34%關稅。
歐盟 (European Union) 希望以降低美國汽車關稅等條件,透過談判化解爭端,但保留報復選項。
法國 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聲稱歐盟企業暫停投資美國。
加拿大 比照美國課徵25%汽車關稅的條件,對美國輸入汽車課徵25%關稅。
越南 提議調降美國汽車關稅,請求延後徵收對等關稅三個月,並將對美港口關稅降至0%。
泰國 將進口更多美國天然氣(LNG)及軍工產品,縮減對美貿易順差。
印度 承諾推行法規加速減少非關稅壁壘,整合與美國標準。
墨西哥 派遣經濟部長赴美磋商,並公布17項振興產業措施。
土耳其 尋求與美國進行談判取消對等關稅。
日本 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稱對等關稅為「國家危機」,將採取「前所未見」的回應,未排除報復性關稅措施。
英國 尋求以談判在5月1日前降低對等關稅,並推動美製產品關稅優惠條款清單。
項目 詳情
關稅稅率 美國對中國54%、歐盟(European Union)20%、日本24%、南韓(South Korea)25%、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
通脹風險 – 各國報復行動(如中國對美加徵34%關稅)可能使關稅影響長期化br- 聯準會(Federal Reserve,Fed)預設「一次性衝擊」或不成立,通脹螺旋上升風險增br- 美國通脹或從2024年3.8%升至2025年5%,香港面臨輸入性通脹壓力
市場預期與降息落差 – 市場押注聯準會「賣權」(Put Option)呵護,預期2025年降息100基點(1%)br- 實際降息或僅50基點(0.5%),因通脹高企聯準會態度謹慎
股市反應 – 標普500(S&P 500)自4月2日以來累計跌10.5%,4月8日收509.06美元br- 納斯達克(Nasdaq)累計跌11.4%,科技股受供應鏈成本上升衝擊br- 美國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因越南降稅消息股價反彈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