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盡後是利好?特斯拉Q1業績“慘淡”馬斯克將“迴歸公司”
營收:特斯拉Q1營業收入193.4億美元,錄得2020年Q1以來首次同比下降,預期為214.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3億美元下降9%。
EPS:特斯拉Q1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27美元,也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44美元,較去年同期的0.45美元大幅下降40%。
營業利潤:特斯拉Q1營業利潤3.99億美元,同比下降66%,市場預期11.3億美元。
毛利率:特斯拉Q1毛利率為16.3%,與四季度持平,較一年前下降104個基點,市場預期為16.1%。
淨利潤:特斯拉Q1淨利潤為4.09億美元,同比下降71%;調整後淨利潤9.34億美元,同比下降39%。
資本支出:特斯拉Q1資本支出14.92億美元,同比下降46%,市場預期為24.9億美元。
自由現金流:特斯拉Q1自由現金流6.64億美元,同比增長126%,市場預期為10.8億美元。
業務數據
汽車:特斯拉Q1汽車業務收入為139.67億美元,同比下降20%,不及市場預期的164.75億美元;剔除監管信貸積分的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2.5%。
儲能:特斯拉Q1能源生產和存儲收入為27.3億美元,同比增長67%,市場預期為30.77億美元。
服務和其他:特斯拉Q1服務和其他業務收入為2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市場預期為27.36億美元。
總體來看,特斯拉一季度財報表現“慘淡”,盈利和收入均遠遜於市場預期。拖累業績的核心原因是汽車銷量的驟減,特斯拉Q1汽車業務營收只有139.67億美元,同比下滑20%。如果剔除來自監管信貸積分的“賣碳”收入5.95億美元,特斯拉純靠賣車的收入還要更低。
特斯拉表示,一季度銷售下滑源於部分源於公司旗下所有四家汽車生產廠的Model Y車型生產線升級,汽車交付量減少以及汽車降價及銷售補貼;此外,美元貶值的負面外匯匯率影響2億美元。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3.67萬輛,創2022年Q2以來最低水平,低於市場預期的39.03萬輛。
與此同時,由於在AI等研發項目的投入,公司運營費用不減反增,導致營運利潤同比驟降66%至3.99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只剩下2.1%,同比下降343個基點。最終調整後的每股盈利僅為0.27美元,同比下降40%,市場預期則為0.43美元。
今年對特斯拉來説是一個艱難的開局,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特朗普總統的白宮,監督大幅縮減聯邦政府規模的努力。分析師表示,特斯拉政治化對品牌構成嚴重威脅。此外,特朗普的全面關税計劃也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
在特斯拉業績電話會上,馬斯克表示,5月份將“顯著地”從DOGE抽身,將把更多時間投入特斯拉;將盡力敦促特朗普降低關税。此外,特斯拉維持上半年開始生產低價車等新車型的計劃,將在第二季度財報更新中重新審視2025年業績指引。
Q1汽車交付量下滑,汽車營收不及預期,仍計劃上半年開始生產低價車型
在全球範圍內特斯拉汽車銷量的大幅下滑,成為了公司業績下滑的主因。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3.67萬輛,遠低於市場預期。
而歐洲市場成為了特斯拉銷量下滑的“重災區”。據Statista數據,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德國市場銷量下滑62.2%,瑞典銷量下滑55.3%,丹麥銷量下滑55.3%,荷蘭銷量下滑49.7%,法國銷量下滑41.1%。
歐洲市場受挫的背後,是馬斯克進入美國政府效率部門工作之後頻繁發表有爭議的政治立場,引發大量歐洲消費者反對和抗議,歐洲多地曾爆發對特斯拉門店、汽車的破壞事件。
為了扭轉銷量頹勢,馬斯克在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從2025年5月開始,他在美國政府效率部門的工作時間將大幅減少,預計每週僅會花費一兩天時間處理政府事務,其餘時間將全部投入到特斯拉的各項業務中。
不過,汽車業務的毛利率下滑程度沒有分析師預期的嚴重。特斯拉一季度汽車銷售毛利率為12.5%,去年第四季度為13.6%,環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市場預期為12.2%。
從賣車單價來看,特斯拉一季度單車收入(不含碳積分與汽車租賃銷售)是4萬美元,去年第四季度為3.98萬美元,環比提升了200美元,賣車單價基本穩住。分析師稱,這主要歸咎於特斯拉新款Model Y的高起售價,新款Model Y的起售價高於舊款Model Y車型,對賣車單價有正面影響。
對於前景展望,特斯拉的最新財報中沒有提及汽車業務恢復增長的預期。在上個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公司曾預期汽車業務將在2025年恢復增長。近年來,特斯拉產品線老化問題成為銷量不振的原因之一,市場關注特斯拉低價車型能否按時推出。
路透社近期報道稱,特斯拉計劃推出的低成本版Model Y(內部代號為E41)將被推遲,生產時間推遲到第三季度到明年初不等。在最新財報中,特斯拉披露稱,包括更實惠車型(Model 2.5)在內的新車型仍按計劃進行,將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生產。
特斯拉表示,新車型將融合利用下一代平台和當前平台的技術,並共享現有的生產線。這種方式可以在不確定性時期謹慎地擴大產能,並充分利用當前接近300萬輛的預期最大產能。在投資新生產線之前,就能實現產量較2024年增長60%以上。
在銷量預期上,目前市場已經將2025年的整體銷量預期降低至181萬輛,而部分大行預期更為悲觀,已經將2025年銷量預期降低至170萬輛上下(其中現有車型160萬輛,Model 2.5貢獻增量約10萬輛左右)。
儲能業務:Powerwall裝機量首次突破1GWh,關税中不確定性較大
特斯拉一季度儲能業務收入較四季度增長放緩,該業務收入為26.38億美元,同比增長67%,四季度同比增長113%。但兩位數的增速部分抵消了汽車收入的下滑,讓公司總營收的降幅沒有超過10%。該業務毛利率一季度達28.8%,高出市場預期。
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部署了創最高紀錄的1.1萬兆瓦時(GWh)電池儲能產品,裝機量同比增長243%。一季度,特斯拉的電池儲能部署裝機量達到1.04萬GWh,接近四季度所創的紀錄,同比增長154%,雖然增速較四季度放緩,但還高於去年全年增長水平113%。
特斯拉表示,儲能業務中的Powerwall產品部署裝機連續第四個季度創單季最高紀錄,一季度的Powerwall裝機量在公司史上首次突破1GWh,且繼續供應受限。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正在評估的儲能設備進口關税,可能直接抹平其成本優勢。分析師稱,由於美國關税不確定性對儲能這塊業務影響相對較大(關税對於能源業務的衝擊相比汽車業務更為顯著),後續季度儲能表現仍存在不確定性。
特斯拉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最近的關税確實給特斯拉的能源業務帶來了一些挑戰,但這是我們已經預料到的,並且我們應該能夠及時解決這些問題。 實際上,我們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這些問題,我們有一些新的供應來源即將上線,以彌補可能的供應缺口,同時我們自己的生產也在健康進行。
全力押注自動駕駛與人形機器人
特斯拉在本次業績電話會上傳遞了明確信號,正全力押注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技術,這兩大領域將成為特斯拉未來增長的核心引擎。
關於自動駕駛方面,馬斯克透露,特斯拉將於6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投放RoboTaxi。馬斯克表示初期將有10-20輛車,並將在奧斯汀形成”本地化的參數設置”。彭博記者認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地理圍欄(geofencing)系統。
在電話會上,馬斯克對競爭對手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業務Waymo發起了直接攻擊,他稱:“Waymo的傳感器套件是昂貴的。我不知道誰現在還能與我們團隊競爭。未來幾年,我們將擁有10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他們的生產成本遠遠更高(Waymo)。”
馬斯克預計在更高產量的帶動下,特斯拉車型生產成本僅是Waymo的四分之一。馬斯克還大膽預測:“未來大部分人將不用購車。在不久的將來,購買缺乏自動駕駛功能的燃油車將類似騎馬和使用翻蓋手機。”
特斯拉表示,公司的Robotaxi產品Cybercab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預計到明年下半年,將有數百萬輛特斯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對於人形機器人的進展,馬斯克在會議上展示了他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未來規劃,稱特斯拉在這方面已”取得不錯的進展”。他預計到2025年年底將有數千套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工作,增產速度將超過公司歷史上任何產品,預計未來五年將提速至年產100萬套。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能夠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量產,將來實現量產的人形機器人成本大約2萬美元到3萬美元,可能比一輛車還便宜。它可以當老師、照顧小孩、遛狗、修剪草坪、購物、幫人類倒酒水飲料等等。當被問及Optimus的供應鏈時,馬斯克表示已經採取行動來實現供應鏈本土化和降低風險。
關税與政治情緒或打擊產品需求,馬斯克將“迴歸公司”與眾多美國製造商一樣,特斯拉正陷入特朗普關税的泥潭。此前特斯拉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資者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的全面關税將增加對電動汽車生產至關重要的零部件和材料的成本,包括製造設備、汽車玻璃、印刷電路板和電池。
特斯拉在財報報告開頭就強調了貿易政策“不確定”的影響,並暗示特朗普政府關税引發的政治情緒將打擊市場對特斯拉產品的需求。
特斯拉在財報中寫道,由於迅速變化的貿易政策對特斯拉及同行的全球供應鏈和成本結構造成不利影響,汽車和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持續上升。這種動態,加上不斷變化的政治情緒,可能會在短期內對我們產品的需求產生重大影響。而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對特斯拉能源業務的影響甚至超過汽車。
此外,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幹預政治也引發不滿,對特斯拉的銷量造成衝擊,也是造成特斯拉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馬斯克此前在帶領政府效率部(DOGE)對美國聯邦政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大砍聯邦資金還大規模裁減聯邦僱員。他近期還發表了針對多個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的涉政言論,並支持歐洲極右翼政黨。在此背景下,美國以及歐洲掀起了“抵制特斯拉”運動。
特斯拉業績公佈後,知名特斯拉多頭、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評論稱,特斯拉一季度的業績是個“災難”。他重申,特斯拉股票的表現將取決於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任職多久,若馬斯克非但沒有抽身反而繼續“參政”,對特斯拉股票將面臨“負面衝擊”,因為特斯拉品牌所受的傷害可能會持續惡化。
而在特斯拉的業績壓力下,為了扭轉銷量頹勢,馬斯克在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從2025年5月開始,他在美國政府效率部門的工作時間將大幅減少,預計每週僅會花費一兩天時間處理政府事務,其餘時間將全部投入到特斯拉的各項業務中。
編輯/jayden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