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

每年逾千新口味僅三種存活 日清以創新成就杯麵霸權

品牌故事

廣告

日清食品(01475)創於1958年,1984年已在香港成立公司,小小的麵餅在香港人的手中,被製成不同口味的撈丁、炒丁等。如今日清各類產品已成為港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之一,這家即食麵究竟有何魅力氹到幾乎人人鍾愛?

日清創始人、「即食麵之王」 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原名吳百福,1910年出生於台灣嘉義的經商世家,後移居日本。

其一生極其坎坷,早年先後入獄兩次,破產三次,即食麵創業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衰退、食物短缺,1957年的一個冬夜,安藤百福看到人們為吃一碗拉麵頂著寒風大排長龍,從中嗅到了商機。

他開始一門心思研究「美味、易保存、製作簡單、價格低廉、安全衞生的麵」,有了麵條的配方後,他遇到的終極挑戰,是如何將麵條變得乾燥易保存、如何泡水即食。

一次,他從妻子油炸天婦羅中獲得靈感,研發出「瞬間熱油乾燥法」的新工藝。

他先將麵條蒸熟、調味、乾燥後,再利用攝氏160℃的熱油炸兩分鐘,將麵條脫水成多孔、易吸水狀態,待注入滾水後可快速還原到剛煮好時的樣子。並且脫水後的麵條不易腐壞變質,常溫下能保存半年之久。

1958年安藤百福成立了日清食品,推出世界上首款即食麵「雞汁拉麵」,當時售價35日圓,和一般中式拉麵店價格相當。只需將麵餅加入熱水即可食用,立刻成為人氣商品。

 日清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迎合飲食潮流

袋裝即食麵爆紅後,安藤要進行配料和產品升級,開始考慮設計裝即食麵的容器。

為找到理想的「單手就能拿得起的容器」,安藤試驗了近40種材料,最後引入美國的技術生產製造;此外,他還花了大量精力改進麵餅油炸模具、杯蓋、配料等。

1971年9月,這款杯麵產品正式推出,命名為「合味道」。倒梯形的設計方便人們更好地抓握;而杯麵底部留出空隙,在物流運輸過程中不易壓壞麵餅,這種形狀的設計,也能在沖泡時產生熱氣對流,均勻受熱。

2021年,合味道迎來50歲生日和全球累計銷量突破500億的成績。官方稱,合味道至今已推出逾200種口味。

回顧日清的歷史,口味創新是其成功的關鍵。日清每年都會開發出1,500種新口味杯麵,但最終存活下來的口味的只有三種。

例如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日清研發出不少健康概念的方便食品——減鹽杯麵、號稱「完全營養產品」的All-In Noodles系列、高蛋白質的「杯麵PRO」、補充能量的「ENERGY生薑味噌杯麵」等。

 日清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營銷手段創意無窮

除對產品追求的極致外,日清為人稱道的,還有自家的營銷手段,總能引爆流量。

這家公司懂得抓住日本傳統與流行文化中的典型元素,用極致細節呈現出令人難忘的視聽感受,在表達品牌獨特個性的同時,也傳遞了自身品牌的記憶符號;還熱衷和各大動漫IP角色聯名,使得品牌形象更為年輕化。

除了廣告外,日清的周邊產品,也是出人意料,妙趣橫生。

每逢紀念日和特別節日,日清都會推出限量版包裝、限定口味或是一系列周邊產品,衝擊著人們對日清的認知。

更為有趣的是,日清還在日本開設了兩間即食麵博物館,分別位於橫濱市和池田市。在館內不僅可以回顧即食麵發展歷程,還可以看到上百種即食麵。

此外,即食麵在日本大賣後,安藤百福又將之推廣到全世界。

1969年,安藤百福與已在美國建立起銷售渠道的味之素合作,日清食品負責生產;味之素負責銷售。

1970年,美國日清公司在洛杉磯成立,日清食品研究所也開始研發美國本土化的產品。

1984年,日清在香港成立公司,此後陸續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建立基地,更會加入各地消費者喜歡的湯料和食材,投其所好。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升級轉型智能生產

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趨勢和消費者喜好,貴為日清已故創辦人安藤百福的孫、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藤清隆(Kiyotaka Ando),以創新科技作為武器,他相信透過數據分析可快速了解消費者偏好,以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他亦重視社交平台作為增進與消費者溝通的渠道,並希望吸收更多年輕人才,策劃更多線上營銷及宣傳方案,將新產品推廣至更多消費者。

另外,日清在生產、倉庫和物流上都實現了數碼化,設有智能生產線、智能化倉庫管理系統、智慧型物流技術等。

對此安藤清隆表示,「新科技的應用能令工廠的生產程序更具效率、人力資源可更妥善安排,從而節省成本,亦可安排更多人手在產品研發上。」

在安藤清隆眼裏,香港是重要的地區生產總部,「香港是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市場,我們會在此推出一些實驗性產品,若市場反應良好,便會在內地和東南亞等地銷售。」

延伸閱讀:供樓壓力大 業主如何慳息自保|子非魚

延伸閱讀:賤價住豪宅 1,000呎村屋5球有找|陳永鍵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